常德日報記者 武大為 文/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身體素質的培養已成為新時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從“雙減”政策下對體育課時的保障,到中考體育分值的逐步提升,再到校園里常態化開展的陽光體育活動,一系列舉措正推動著體育從邊緣走向中心,讓強健體魄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堅實基石。當下,暑期體能鍛煉熱潮席卷武陵區,當地培訓市場持續升溫。
每當夕陽西下,武陵區全民健身服務中心里里外外都熱鬧了起來。戶外,一群混齡的孩子正跟著教練進行爆發力訓練,深蹲、折返跑,一個個訓練項目讓孩子們汗流浹背,可沒有一個人喊累。太陽落山后高溫依舊,孩子們的小臉在運動后都紅撲撲的,有的頭發絲都滴著汗,但他們都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
“剛開始我挺不樂意,又熱又累,在家吹空調吃西瓜多舒服呀!一個星期以后,同學說我瘦了,我就有動力了!”初中一年級的朱同學是大家眼里的小胖墩,她的媽媽這次暑假堅持給她報了體能訓練班,她說:“減肥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希望孩子有個好身體!”
“現在體育成績很重要。”抱著這樣的需求,不少家長早早就開始了對孩子體育特長和體能的培養。在武陵區某少兒體能中心,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訓練景象。這里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和特點,開設了趣味體能、安防搏擊等豐富多樣的課程。小朋友們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攀爬、翻越等體能訓練。馬上就要進入四年級的王同學已經在這里訓練了三年。母親黃慧告訴記者,孩子每周兩次在這里進行體能訓練,從運動“小白”成長為運動小能手。“訓練本身不僅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孩子風雨無阻的堅持更磨煉了意志。”黃慧說,體育訓練對于孩子品質的影響讓她更加欣慰。這一點也被很多鼓勵和積極培養孩子體育特長的武陵區家長高度認同。
在紫御華庭小區,每天早晨和傍晚,總能看見進行體能訓練的孩子。他們并沒有參加團體訓練,而是選擇了上門個性化服務。記者了解發現,目前上門體能訓練服務也很火爆。這種新興的健身模式,不僅解決了孩子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還為他們提供了更加個性化、專業化的訓練體驗。記者聯系到一家專門從事中考體能訓練的機構,他們在暑假期間以三個星期為一個周期連續開班,分為團課和上門訓練。教練會帶著訓練器材來到孩子們所在小區進行單獨指導。教練小林告訴記者,暑假收入預計可翻3倍。家長們選擇上門體能訓練,有些是想解決接送孩子以及路上奔波的時間,另一些主要是解決中考迫在眉睫的問題。武陵區的家長們也有著同樣的考量,他們積極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體能培訓課程,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在這股體能訓練熱潮背后,武陵區的培訓機構和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在追求訓練效果的同時,更注重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感受快樂、建立自信,養成熱愛運動的習慣。各培訓機構通過趣味化課程設計,把運動的趣味性和專業性相結合,激發孩子們的運動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