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曾幀 通訊員 吳潔瓊 鄧陶 文/圖 11月10日,全省質量大會傳來喜訊: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榮膺第八屆省長質量獎。這份榮譽,正是常德市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以精準監管服務助推產業升級所結出的碩果。
武陵酒的品質之路,始于1952年創立的國營常德市酒廠。多年來,企業始終專注于醬香型白酒的研發與生產。“品質是白酒的靈魂。”企業質量管理負責人介紹,武陵酒將品質視為立身之本。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與服務下,企業通過設立“首席質量官”、接受“質量診斷”等途徑,不斷夯實質量基礎,筑牢品質防線。
在常德,“首席質量官”制度已成為質量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市已累計培訓企業首席質量官708人次,推動重點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武陵酒由生產副總擔任首席質量官,創新構建“短鏈直達509質量管理模式”,實現從原料采購到終端銷售的全流程精細化管控,確保每一瓶酒的品質穩定。
一線服務的精準對接,為企業質量攻堅與品牌培育提供有力支撐。為助力武陵酒沖刺省長質量獎,市場監管部門組織企業與往屆獲獎單位飛沃科技開展“一對一”經驗交流,推薦專家輔導,幫助企業補短板、揚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精準服務不僅面向重點培育對象,更致力于建立覆蓋全行業的長效機制。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帶隊深入德山酒業,為企業“把脈問診”,助力產業優化升級;指導響箭重工等企業提煉優化質量管理模式,發布首屆首席質量官十大質量變革創新典型案例,深化質量強鏈助企賦能效果;依托桃源縣入選全國質量強縣培育庫的契機,組織專家團隊走進茶企,破解桃源紅茶產業發展質量瓶頸;針對地理標志產品醬板鴨開展專項“送解優”行動,推動全產業鏈提質升級,形成“幫扶一家企業、提升一個行業、激活一條產業鏈”的推進機制。
在此基礎上,常德積極構建“質量+產業”融合發展新場景。今年9月,在武陵酒下沙投糧開釀之際,市市場監管局將“質量月”活動搬進企業廠區,聚焦“質量變革創新”,通過典型案例發布、質量強企賦能等8項活動,推動“質量是信心、良心、責任心”的“三心”理念深入人心。活動期間,祭祀、拌釀等傳統儀式,展現醬香酒釀造工藝的匠心傳承。市民通過“尋找民間品酒師”等互動活動,沉浸式體驗湖南醬香酒文化與質量建設成果。
近年來,常德市將質量工作全面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市場監管部門圍繞全市“4+3”現代化產業體系,以“質量強鏈助企賦能”行動為載體,精準監管、高效服務,探索出一條“質造常德”的特色發展路徑。依托中聯建起、迪文科技、湘佳牧業、響箭重工等龍頭企業,聯動輻射智能塔機、人機交互智能顯示、生鮮家禽、工程機械等重點產業鏈。鏈上企業協同提升整體質量水平,逐步形成“以點帶鏈、以鏈促群”的發展格局。
持續的質量建設帶動品牌整體躍升,目前常德已培育省長質量獎2個、市長質量獎4個,漢壽甲魚、常德香米、武陵酒、金健菜籽油入選首批“湖南名品”,金健米業躋身“中國品牌優秀典型案例”,常德質量工作連續五年獲省政府A級評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