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者 楊力菲 通訊員 譚筱 文/圖 “無須環評,簽訂承諾書后,馬上就可以申請排污許可證,大大縮短了項目投產的時間。”近日,在市民之家生態環境局審批窗口,湖南宏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江維拿到了常德市首個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項目的排污許可證,項目順利投產。

作為全國首批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園區,常德經開區根據自身產業狀況與發展需要,制定了《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環評分類管理園區試點工作方案》,取消了18個大項、32個類別報告表項目的環評審批。企業填寫《知情同意承諾書》后,在市生態環境局經開區分局備案,即可省去環評審批環節,直接申領排污許可證,從而實現“承諾即開工,拿證就投產”的高效審批流程。
“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園區是企業選擇來常德投資的重要原因。”江維介紹。過去,項目從簽約到落地,要先后經歷環評審批、項目建設、排污許可證申請等多個流程,費時費力。現在,納入試點的項目簽訂《知情同意承諾書》后,取消了環評審批,項目建設和排污許可證申請同時進行,大大縮短了項目投產時間,搶占了市場先機,為企業發展爭取了主動權。
簡化準入程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是此次試點更深層的目的。近年來,常德市大力推進“一證式”監管,按照“持證單位全覆蓋,登記單位隨機查”的方式開展排污許可專項執法,重點檢查企業持證排污、按證排污等情況,監督落實執行報告提交、自行監測工作,助力開展非現場精準監管。對涉嫌生態環境違法的企業,移交生態環境執法部門依法嚴肅查處。
此次試點工作,常德市探索建立了“分區管控—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全過程管理體系,深化各項制度銜接融合。通過優化環評試點改革,常德市進一步優化了區域營商環境,建立了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制度,以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保護支撐高質量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