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對于學生成長、教育發展和民族未來有著重要影響。為弘揚教育家精神,8月23日起,系列節目《大教育家》播出。節目將創新打造沉浸式戲劇場景,還原一場場激情演講,熱血再現張伯苓、蔡元培、陶行知、蔣南翔、于漪、顧明遠六位教育界開拓者的光輝時刻,為觀眾呈現震撼心靈的人生一課。
重溫“愛國三問”!
走進南開大學創校校長張伯苓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1935年9月17日,張伯苓校長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提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不僅點燃了抗戰時期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更是對當代學子的有力鞭策。《大教育家》首集節目,以這直擊靈魂的三個發問開篇,帶領觀眾回到89年前的演講現場,一同走近這位著名愛國教育家為歷史遮風擋雨的身影,聆聽他為時代振臂高呼的聲音。
張伯苓,原名壽春,字伯苓,18歲參加中日甲午戰爭,此后毅然棄戎從教。他把教育救國作為畢生信念,先后創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等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批人才,被尊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
南開建校之初,張伯苓就堅定要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志愿,他也敢于開風氣之先,認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
首集節目中,演員王斑從形象、動作、臺詞等方面,立體塑造出“大教育家”張伯苓的生動形象。他來到南開大學校園,面對新時代的南開學子,高燃重現了張伯苓先生的演講時刻。當今天的南開學子與張伯苓校長跨時空對話,在張校長的“愛國三問”下,高聲回答“是”“愛”“愿意”,熾熱的愛國情懷以穿越時空的力量回蕩在時代的回響里。
“教育家精神”薪火相傳,今天的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分享新時代南開人對“愛國三問”的鄭重回答,他表示:“‘教育家精神’是包括張伯苓老校長在內的一代代中國教育家,在長期實踐中積累形成的精神特質,也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對教育強國、‘大國良師’的時代呼喚。”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