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者 譚明 粟鈺 通訊員 萬穎 文/圖
近日,在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制絲車間,一臺分片機突發故障,刀片頻頻超限劃傷底帶。有人提議鋸短刀片臨時應付,而平時沉默的電氣修理工金靈站了出來。他翻閱圖紙、研究程序,最終通過修改運行程序徹底排除了故障,還將維修成本降低20%以上。近年來,因表現突出,金靈獲得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評湖南省技術能手。

第一躍 深潛一線,在毫厘之間磨礪匠心
2016年,金靈進入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那時有些迷茫,就在迷茫中多學習。”他決定考研。夜班結束后他先去圖書館,回家后睡幾個小時又繼續學習。堅持近百個日夜,他成功考上湖南大學自動化專業研究生。
“在工廠技改最艱難的時候,車間里的老黨員總是沖在最前面,他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金靈回憶道。在這些老黨員的影響下,他堅定了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

易地技改期間,作為學徒的金靈,既是電氣修理工,又是現場操作工,經常下班后還在現場忙碌。為全面了解繁雜的進口設備,他從頭摸索,通過查閱技術資料、與廠家交流、向師傅請教,總結編寫出20多套經驗案例,并在參與20余項設備改造和底層程序優化的過程中形成并發表2篇論文。這段扎實的經歷,為他日后解決技術難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躍 攻堅克難,于無聲處聽“驚雷”
“我是一名黨員,這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譽,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金靈看來,技術攻關場就是黨員的考場。面對分片機故障時,他之所以堅持尋找根本解決方案,正是因為“黨員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敢于擔當、善于作為”。
2021年,他參與“降低煙葉損耗”項目,創新提出“智能單機+流程優化+精細化生產管理”策略,通過程序優化,使熱風潤葉及加料工序每次清洗筒壁黏附物降低,大大節省了原材料。“創新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要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他對技術創新的理解。工作以來,他主導或參與的技術改造項目達16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過1500萬元。

第三躍 傳承超越,為“智造”未來鋪路
2019年,金靈首次參加公司技術比武,取得第五名的成績。“第一次比賽,我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他并不滿足于此,暗自決心下次要取得更好成績。
2022年,湖南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上,他熟練敲擊鍵盤,進行代碼編程,以最高分一舉奪金。2023年,在湖南中煙公司第三屆電氣技術職業競賽中,他獲得“制絲動力西門子”組第一名。從青工到冠軍,金靈用他的三重躍遷,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工匠精神。
作為青年黨員技術骨干,金靈積極參與黨支部組織的“師帶徒”活動。他將自己的經驗通過技術分享會向全車間推廣。“黨組織就像一座橋梁,讓個人的經驗變成團隊的財富。”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金靈這樣總結自己的工作體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產業工人黨員,我要繼續在智能制造轉型中當先鋒、作表率,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