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李白 通訊員 殷姣 文/圖
近日,石門縣人民醫院婦科六病區團隊收獲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和一面寫滿贊譽的錦旗?!按髳蹮o疆,仁心仁術”的八個大字,不僅是對醫護工作的最高褒獎,更是醫患同心、共克病魔的生動寫照。
36歲的覃女士因外陰病變及宮頸病變困擾,輾轉求醫卻始終未能根治。半月前,外陰右側長出一個2厘米的結節,外陰瘙癢及刺痛,坐立難安又羞于啟齒,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樂觀的覃女士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和無助。入院之后,婦科主任鄧慧萍立即啟動“身心同治”護理方案:護士們輪流陪伴疏導,用大量成功案例緩解焦慮,醫療團隊量身定制手術方案。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鄧慧萍帶領團隊為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術后護理團隊實施24小時個性化護理,嚴格監測各項指標,創新采用“術后康復訓練計劃”跟蹤訓練進度。因為疼痛,覃女士一度抗拒康復訓練,護士長殷姣幫助她示范動作要領,并安排康復病友現場交流。這種“專業護理+心理支持+同伴教育”的三維照護模式,最終助力覃女士提前達到出院標準。
出院當天,覃女士和老公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護士站,她紅著眼眶說:“鄧主任,我今天可以出院了,我好開心,感謝科室醫護人員對我的照顧”。
這面錦旗,承載的不僅是患者對醫護技術的認可,更是對“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的最好詮釋。它像一盞明燈,指引著醫護人員繼續在“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醫者之路上堅定前行。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石門縣人民醫院婦科六病區用行動證明,最好的治療,永遠是技術與溫度的結合;最暖的醫患關系,永遠是信任與責任的“雙向奔赴”,激勵著大家為守護人民健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