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聶曉軍 通訊員 朱米 文/圖
2月24日下午,在武陵區丹洲鄉楠木村,黨員熊國華與村民楊丕伍、程公元圍坐一起。他們正認真地商量著代春日間照料中心的日常事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神情專注,認真記錄著要點,一心為更好服務村民出謀劃策。
楠木村下設10個村民小組,黨員隊伍壯大,是村莊發展的“紅色引擎”。近年來,丹洲鄉黨委和楠木村黨總支強化黨建引領,黨員們活躍在田間地頭,清理衛生、倡導新風、投身志愿。他們以身作則,帶動鄰里間互幫互助,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幸虧有這些好心的鄉親們,是他們幫我這個家庭渡過了難關……”楠木村黃望秋老人握著村民們送來的善款,眼眶泛紅。原來,70多歲的黃望秋是楠木村3組的一戶低保家庭。不久前,兒子被確診患上了癌癥,讓這個本就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黃望秋一家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就在這時,鄰里之間的守望相助成為了他最堅實的依靠。
“黃望秋兒子生病”的消息在村子里不脛而走,村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拿著生活物資走進黃望秋的家門;有的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為黃望秋一家籌集更多的善款;還有的四處打聽,希望能為黃望秋的兒子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善款逐漸湊齊,黃望秋兒子順利入院接受治療,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有了希望。
丹洲鄉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楠木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黨員干部的號召下,楠木村村民溫情守望,互幫互助的氛圍愈發濃厚。據統計,類似互助事件已發生近10次。每當有村民遭遇疾病、變故等難題時,全村上下紛紛響應,累計捐款近7萬元,參與人數超500人,這些善款成為幫助困難家庭渡過難關的堅實力量。
與此同時,一座以老黨員陳代春命名的日間照料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對楠木村陳代春老人“三十載無私照料百歲鄰里”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中心代春黨員示范崗前,幾位黨員正圍坐在老人身旁,耐心傾聽老人回憶往昔,整個照料中心充滿歡聲笑語,鄰里間的溫情在黨建引領下不斷升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