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網記者 羅希 文/圖
家住武陵區丹陽街道光榮路社區的丁家珍今年75歲,身材苗條,容光煥發。她的秘訣是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參加舞蹈班、形體班和時裝班。60歲的姚麗云戴著棒球帽,穿著運動服,她每天上午9時會準時出現在社區健身室門口,和幾個姐妹一起練瑜伽。“我們不僅需要物質生活,也需要精神享受,社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化平臺。”丁家珍笑著總結道。
“自從來到社區,我們就有了家。”丁家珍是銀鈴藝術團的團長,藝術團于2010年年底成立,有70多位老人。起初,藝術團一直在沅水大橋底下排練。2012年,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便成了這群老人日常活動的基地。每周一到周五,丁家珍和成員們會根據節目類型分組進行排練。社區3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老人們的場地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
在社區的支持下,藝術團不僅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舞蹈、形體、京劇、聲樂等文化培訓活動,還經常到其他社區、鄉鎮進行慰問演出,參加央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等頻道的節目錄制。“我們天天排節目,就是想展示給大家看。不管是場地還是演出經費,社區都很支持我們。”丁家珍說。
走到社區二樓的拐角處,健身室里傳來舒緩的音樂聲。健身室里有一整面墻的形體鏡,跑步機、劃船器、擴胸器等健身器材擺放有序,這些健身器材由常德市文旅廣體局捐贈。伸展、彎腰,姚麗云和幾位姐妹正對著鏡子練習瑜伽。姚麗云說,練習瑜伽的好處很多,可以防止衰老、摔倒,讓身體的平衡性和穩定性更好。“我們愛漂亮,不想老去,放松身體可以愉悅心情,讓我們保持健康的心態。”
8月27日,武陵區近心幫心理健康協會在社區舉辦心理講堂,為疫情防控期間封閉小區的家長和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社區曾多次邀請學會為居民進行心理幫扶活動,包括針對特殊人群的公益講堂和心理咨詢活動等。肖海平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他看來,讓老人在心理活動中尋求與外界關系的平衡點,組織青少年進行提升專注力和信念感的心理培訓,為社區有需要的人群進行心理咨詢,這些活動都能促進居民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社區黨總支書記魯丙華介紹,為了創新基層文化治理模式,社區成立文化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吸納文藝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構建“15分鐘文化圈”。近些年,社區建成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配備文化講堂、圖書閱覽室、綜合文體活動室、公共電子閱覽室、健身室等,采取社區搭臺、社會贊助、群眾參與的形式,把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送到了群眾家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