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站在常德婚慶產業園的大教堂前往后看,廣場牌樓上方有一段標示:“piazzadelprimobacio”,筆者上網搜索,發現那是意大利文,意思是“初吻方塊”。這樣的漢字組合是不是讓你很有新鮮感?這感覺,其實跟上周六全線開啟的穿紫河商業街也有點相似。
過去,我們習慣于把常德河街和德國風情街當成兩個獨立的街區來對待。這兩個街區直線距離只有幾百米,但人氣卻迥然不同。有人說,德國風情街是喝咖啡的地方,常德河街才是逛街的去處,它更長、更有煙火氣、也更具規模。直到婚慶產業園開園,把三個街區連為一體,散步的市民才發現:原來在這里還可以獲得中西合璧、融貫古今的體驗。
我們不妨腦補些畫面:優雅華貴的風情街、雕梁畫棟的七里橋、色彩斑斕的愛情島、沉穩安逸的河街,這一通走下來,是不是會有移步異景、恍若隔世的新鮮感?這樣的景觀至少在湖南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體驗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文章、照片、短視頻推薦。因為它確實為文化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無盡的靈感,而這些文章、照片、短視頻,也是我們持續開展城市網絡營銷需要的精品內容。
如果說,穿紫河是常德城區的“金腰帶”,那這條2.3公里長的商業街,就是掛在腰間的那塊玉佩。它用極富視覺沖擊力的建筑,集中詮釋了水城常德開放包容、靈秀聰慧、剛柔并濟的特質。它身后的背景不僅僅是穿紫河,還是對常德水系治理和風光帶建設的集中展示,是對常德多年來圍繞水文章打造的各種文旅項目的呼應和串聯。
這么多年,在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常德人鍛造了一批靈感四溢的文化旅游精品:我們在沅江防洪大堤上創意建設“常德詩墻”和“常德畫墻”,把全國最大的城市內陸湖變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把散落在城區各處的公園分主題提質改造,把水草雜生、污泥沉積的河道變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休閑生態走廊……穿紫河商業街區的全線開啟,將內河水系的風光像珍珠一樣串了起來,讓四通八達的河道成為城市旅游的平臺和載體,讓穿紫河成為常德文旅發展版圖上,體量相當、特色明顯、相對獨立又彼此呼應的一塊拼圖,成為了外地游客對常德印象新的記憶點。
透過這張版圖,筆者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數十年如一日,緊扣水城特色營造,從規劃、建設到管理一以貫之的定力。正是這份堅持,常德才擁有了“量身定做”的城市特色。這些景觀一方面會增加人氣、集聚商氣、提升名氣,加速常德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另外一方面,也會讓常德在高鐵時代繞開千城一面的泥澤、回擊虹吸效應的蠶食,通過拓展自身的效用價值,找到與周邊城市互補的特色和專業化分工,實現區域中心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向穿紫河商業街比個“心”吧,它真的不只是一條街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