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孫舒婷 文/圖
一條崎嶇小路,旁邊一間簡陋的房子,房子背靠著小山坡,房前一塊小平地,周邊長滿了雜草,看起來有些凄涼——這是桃源縣三陽港鎮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楊芳2022年初第一次去沙坡堉村2組監測戶詹吉勝家走訪時所看到的景象。
“那就是詹吉勝家的房子。”村干部搖了搖頭,微嘆一口氣,“他家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好相處嗎?我能真正幫到他們嗎?”楊芳駐足片刻,跟著村干部一起,朝著詹吉勝家走去。
楊芳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詹吉勝家中時,一個身材瘦小、穿著簡陋的老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老人眼窩下陷,神情萎靡,眼中看不到一絲光亮!”楊芳對于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至今記憶深刻。
但當村干部向詹吉勝介紹了楊芳和此行的目的后,詹吉勝還是很熱情地站了起來,向楊芳傾訴起自家的情況。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楊芳了解了詹吉勝家里的基本情況:家庭人口2人,戶主詹吉勝,1947年9月21日出生;弟弟詹吉范,1963年5月25日出生。早年詹吉勝與妻子離婚,子女跟著前妻而去,家里只剩詹吉勝與弟弟相依為命。
幾年前,詹吉勝在一次上山砍柴途中意外摔倒,受傷嚴重,不得不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了生命。鑒于他家的特殊情況,2014年,村兩委將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同時享受了低保補助。有了這些政策性幫扶后,詹吉勝的家庭情況明顯好轉,兄弟倆做做農活,偶爾在周邊打打零工,自給自足沒有問題。
2022年,一場意外的火災將詹吉勝家的房屋燒成了一片灰燼。沙坡堉村兩委干部和楊芳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向三陽港鎮鄉村振興辦及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報告了相關情況,按程序將該戶納入危改對象,并向有關部門申請了3000元臨時救助資金。
2022年7月,在眾人的努力下,詹吉勝的新房修繕完工。“感謝好心人的幫助,不然我們兩兄弟不知道該怎么辦,或許只能去流浪了!”住進新房的那一刻,詹吉勝兩兄弟激動地說。
房屋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楊芳心里清楚,火災的直接和間接損失所造成的影響不可低估,對于本就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詹吉勝家仍有返貧致貧的風險。
“憑借個人的力量怎樣才能幫助他家改善目前的困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楊芳主動作為。
詹吉范當時不到60歲,身體健康具有勞動能力。楊芳與詹吉范多次溝通后,將他推薦到當地種煙大戶工地上當起了產業工人,每個月能夠賺到2000多元的固定工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生活水平。
通過多次走訪,楊芳發現詹吉勝家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事情,飲水安全問題就是其中一個。楊芳主動聯系鎮村兩級,從沙坡堉村九渡分集中供水工程引來了清涼衛生的自來水,直接送到了詹吉勝家中,確保了他家的飲水安全。詹吉勝善于務農,楊芳便向其宣傳當前的產業幫扶政策,鼓勵詹吉勝和詹吉范學習養殖技術,并出資幫助他們在房屋外面新建了雞欄養雞,通過發展養殖來增加生產經營性收入。
在楊芳的幫扶下,詹吉勝家收入穩定,返貧致貧風險點已消除,并于2023年4月按照程序在系統內標識消除風險。
前不久,楊芳又頂著烈日同村干部一起走訪詹吉勝一家,給他送去了大米、油和一些防暑物品。詹吉勝和弟弟非常感激,他說:“現在的生活相比之前有了明顯改善,有了你們的幫扶,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