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彭雅婷 文/圖 近期,西洞庭管理區龍泉街道緊抓秋收后農時,將油菜秋冬種生產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同步推進,既保障了農業提質增效,又促進了生態環境改善,讓“冬閑田”變身“增收田”。

為扎實做好秋冬種工作,龍泉街道提早謀劃,將種植任務精準下達到各社區,積極引導農戶利用冬閑田擴大油菜種植。街道邀請區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通過科學田管、清理“三溝”,并推廣“一清二增三保四防五補”的技術方法,為油菜安全越冬保駕護航。截至目前,該街道油菜種植任務完成率已達69%,秋冬種工作有序推進。

在推進油菜種植的同時,街道大力推動秸稈離田,堅持每日關注離田進度,并做到離田一塊、及時跟進種植一塊。目前,轄區內中晚稻秸稈離田率已達80%,旱地作物秸稈離田率高達95%,形成了秸稈處理與農業生產的高效銜接。
此外,龍泉街道還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路徑,不斷拓展油菜的生態和旅游功能。圍繞“天福樂園”、生態農莊及溝港渠道等區域,街道鼓勵應種盡種,著力打造油菜花海景觀。預計來年3月中旬油菜花開時,將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賞花攝影、品嘗美食、休閑采摘,有效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龍泉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完善秸稈綜合利用體系,同步加強油菜田間管理,組織農技人員分區包片指導,確保苗齊苗壯。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油菜種植規模,持續推動“冬閑田”向“增收田”轉變,實現農業增效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