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 者蔡文龍 通訊員 徐高勇 文/圖 “十四五”期間,在常德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統籌發展與安全,深化應急管理事業改革,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增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全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可控,事故總量持續下降。重點領域管控成效突出,危險化學品領域無亡人事故,關閉非煤礦山85家,工礦商貿十萬人死亡率降低,煙花爆竹“一證多廠”和工貿有限空間專項整治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整改隱患6.5萬余處(含重大隱患946處),責令1704家企業停產、288家關閉,行刑銜接132人,經濟處罰4626.8萬元;“十四五”累計整改重大隱患6292處,兌現舉報獎勵213萬元。
基層基礎不斷夯實,170個鄉鎮(街道)達“六有”標準,2264個村(社)實現“三有”,834家企業創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發展示范創建穩步推進,現有1個省級示范縣、23個省級示范鄉鎮、53個市級示范鄉鎮。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持續完善,優化市應急和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救援聯調聯戰指揮部,通過清單制等壓實責任,對63家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政治巡察;監管監察體制改革落地,市應急管理局黨委設立,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組建完成。常德在全省率先出臺《住宅小區電動車充電安全管理規定》,深化“強執法防事故”行動,檢查企業3.87萬家次,立案1556起,罰款3834萬余元,執法力量下沉基層。
應急救援與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構建“1+41+N”應急預案體系,開展常態化演練,建成16個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形成“消防為主力、25支市級專業隊伍(2139人)協同、15支社會力量(858人)輔助”的救援體系,成功應對多輪災害,實現“不潰一堤一垸、不垮一庫一壩、無因災傷亡”。同時,完成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建成18個重點領域監測預警系統,“智慧消防”接入910家單位、1165棟高層建筑;火災形勢平穩,486處重大火災隱患整改473處,為1.4萬名高危弱勢群體精準包保,新建市政消火栓2193具,鄉鎮專職消防隊全覆蓋。


自然災害防治與支撐保障強化。完成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三期),建成生物防火林帶782.7公里、防火道路136.53公里、消防蓄水池249座;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100%達標,爭取資金5474.9萬元建106個應急避難場所,創建10個國家及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47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高危行業推進“機械化換人”,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全接入預警系統;建成窄帶應急通信網,配備衛星電話等裝備;建成1個市級、9個縣級物資儲備庫,儲備物資28萬件,“市—縣—鄉”三級調運網絡初步形成。此外,安全宣傳“五進”深入開展,有獎舉報制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展望“十五五”,常德將完善應急管理體制,2030年初步建成分類分級的應急管理體系,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常德市將完善六大工作體系、實施五大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十大工程項目,為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德注入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