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鑫 文/圖
“您看,
桃源刺繡是常德市桃源縣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繡技藝。2021年,桃源刺繡被列入第五批“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
古色古香的繡莊里,手工刺繡的雙面扇、造型夸張獨特的“瑞獸”以及耳環、胸針等文創產品陳列在貨架上,幾位游客正饒有興趣地欣賞繡品。金科正忙著為客人介紹刺繡針法。
就讀于2023級湖南信息學院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專業的金科,與桃源刺繡的緣分,源自他的表姐肖瑤。肖瑤是桃源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創辦“齊繪繡莊”,意在傳承弘揚桃源刺繡技藝。
“最初對桃源刺繡沒什么興趣,但看到姐姐把普通的絲線繡成靈動的山水、鮮活的花鳥,慢慢地自己就被這門手藝的魅力打動了?!苯鹂铺寡?,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姐姐的堅持與桃源刺繡的獨特韻味,讓他明白了非遺傳承的意義。
線上推廣、線下實踐……暑期里,金科不遺余力地推廣著桃源刺繡。作為繡莊的教學助手,金科手把手指導兒童學習刺繡基礎技法;為進店游客介紹冰箱貼、羊毛氈娃娃等平價文創產品,讓非遺融入尋常百姓家。
“非遺不是擺在玻璃柜里的老物件,得讓人摸得著、聽得懂、喜歡上。”金科向記者分享道,作為傳統藝術,桃源刺繡面臨著市場接受度低、盈利難的諸多挑戰。這個暑假最讓他開心的是,有小朋友聽完他的作品講解后,拉著媽媽要體驗嘗試。
目前,繡莊探索出“非遺+文旅+鄉村振興”的創新發展模式——在政府牽頭下,公司在桃源縣鄭家驛梨子崗村打造了桃源刺繡旅游體驗基地。通過場景化展示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桃源刺繡的魅力。
“以前覺得非遺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它需要有人堅守,更需要年輕人用新的方式‘盤活’?!苯鹂票硎?,這個暑假的實踐讓他深刻體會到,非遺傳承不是單一的“守藝”,而是要在堅守傳統的同時主動創新。接下來,他計劃繼續優化新媒體宣傳內容,設計更多符合年輕群體審美的文創產品,讓桃源刺繡這門古老技藝,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走向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