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吳紫欣 通訊員 熊娟 文/圖 廢棄報紙、舊彩紙、彩帶……這些平日不起眼的廢舊物品,在孩子們的一雙雙巧手改造下“新生”,成為兼具時尚、創意與環保理念的時裝。8月13日,常德市社會救助事務中心在武陵區、鼎城區兩個流動兒童關愛保護點先后開展“變廢為寶·秀出精彩”未成年人城市融入活動,以環保手工為紐帶,帶領60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及流動兒童在實踐中拉近與常德城市的距離。
“垃圾可以分為哪幾類?”“哪種氣體的增多導致了全球變暖?”……在環保知識課堂上,孩子們踴躍搶答民政社工拋出的問題。經過一番激烈的環保知識搶答后,社工帶領孩子們觀看了《放錯地方的資源》科普視頻,以我國環保理念的傳承與發展為切入點,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的重要意義。
在隨后舉辦的時裝創意工坊里,民政社工、志愿者與孩子們結對,攜手創作環保時裝,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迅速進入“創作模式”,折疊、裁剪、拼接、裝飾……全體人員靈感迸發,報紙變身百褶裙,彩紙巧折成精致頭飾,彩帶纏繞成靈動束腰帶。奇思妙想之下,一件件獨一無二的環保時裝在孩子們手中誕生。
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聲,孩子們搖身一變“環保小模特”,身著親手制作的“盛裝”閃亮登場。舞臺上,孩子們的身影或優雅靈動,或俏皮可愛,每一次轉身、每一個微笑都閃耀著自信的光芒。專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的各類獎項逐一揭曉,現場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
“廢舊材料的‘重生’,不僅是環保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孩子們融入城市生活的溫暖印記?!笔忻裾窒嚓P負責人介紹,他們致力于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自我、融入城市的平臺,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城市的溫暖與包容,在實踐中認識城市、熱愛城市,真正成為城市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