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陳子堯 姚璇 通訊員 吳思敏 曹金蓉 文/圖 7月13日,常德博物館內,“悲壯抗戰英雄城——日軍常德細菌戰暨中日常德會戰”專題展覽迎來一場深情的公益講解。活動以館藏扎實史料為基石,引導觀眾通過珍貴文物與歷史影像,觸摸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感悟不屈的民族精神。
展廳內氣氛凝重。在講解員生動而莊重的講述下,觀眾們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一件件無聲的證言:斑駁的鋼盔上深深淺淺的彈痕清晰可見,無聲訴說著戰斗的慘烈;泛黃的作戰地圖上,密布的箭頭與標記勾勒出生死相搏的戰場態勢;一幅幅記錄軍民并肩抗敵的老照片,定格了同仇敵愾的瞬間。講解員深情講述常德保衛戰的日日夜夜,將8000將士浴血孤城、百姓慘遭細菌戰荼毒的悲壯歷史娓娓道來。“巷戰打到最后一屋一梁”“鼠疫蔓延下的絕望與抗爭”……這些場景在文物與歷史影像的佐證下,變得無比真實而震撼。觀眾們或長時間駐足于展柜前,或凝視著慘烈的歷史影像,緊鎖眉頭,眼含熱淚。展廳各處,低聲的議論與沉重的嘆息不時響起。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個沉重的故事,它們共同還原出常德這座英雄城市的抗戰全貌。”講解員動情地表示,“解讀這些歷史見證,就是為了讓歷史不再冰冷,讓英雄不被遺忘,讓這份精神代代相傳。”來自衡陽的游客王先生難抑激動:“這些斑駁的實物、這些真實的歷史影像,比任何文字都更有沖擊力。特別是看到記錄細菌戰的影像資料,那種慘狀讓人揪心。常德軍民在絕境中展現的堅韌,令人肅然起敬,也深深刺痛了內心。”一位本地大學生觀眾感慨道:“以前只在書本上知道常德會戰,今天看到這些家鄉的文物和照片,感覺歷史一下子拉近了。先輩們用生命捍衛的土地,我們更要守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