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黃云霞 蔡文龍 文/圖 7月8日,常德街頭艷陽高照,熱浪裹挾著柏油路上蒸騰的熱氣,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在市城區青年路青禾小食堂門口,一個寫有“愛心驛站”字樣的紅色冰柜讓人眼前一亮,里面存放的冰西瓜、冰水免費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和公安交警等戶外勞動者提供,給他們帶去夏日里的絲絲清涼。
愛心驛站的發起人名叫青磊,今年27歲,青禾小食堂的店主。當日中午,他頭戴草帽,往紅色大桶里放冰塊,“天氣熱了,冰水需求量大,必須多加冰塊。”說完,他用脖子上掛的毛巾擦了一把汗。見冰柜里西瓜不多了,青磊連忙現切,之后又忙著搬水。一名環衛女工路過此地,青磊熱情招呼她領冰西瓜和冰水,大姐笑得合不攏嘴,連連豎大拇指點贊。暑期兼職的肖同學送完外賣后,吃上了青磊遞給他的冰鎮西瓜,靦腆地說了一聲:“謝謝!”85歲的潘奶奶是青禾小食堂的常客,飯后吃上了冰西瓜,對青磊的熱心腸贊不絕口。一名建筑工人直奔冰水而來,打開瓶蓋后一咕嚕喝完,騎車離去,向青磊揮手說“謝謝”。面對大家的致謝,青磊連連擺手說:“他們確實很辛苦,我只是提供了一點方便,把清涼送給最需要的人。”
青磊笑言自己年紀不大,閱歷卻很豐富。初中畢業后,他學過廚師、做過油漆工、干過泥瓦匠,勤勞肯吃苦的品質為他日后創業打下了良好基礎。2017年,他用借來的3.5萬元開了一家青禾農業小店,從事蔬菜和肉類銷售。每天凌晨1點多起床,去屠宰場買肉,再去批發市場買蔬菜,白天送貨、守店……憑借著這股拼勁,幾年間他在市城區開設了10家小店。但受外部客觀因素影響,如今他僅剩一家門店。去年,青禾小食堂正式營業,推出12元會員自助快餐,以公益性質、微利經營的模式,為附近居民帶來實惠,贏得了5000名會員的好評與稱贊。
6月12日,隨著天氣轉熱,青磊萌生出了為戶外工作者送清涼的想法。他精心制作提示牌,搬來冰柜,運送冰塊,放入瓶裝水,還在社交媒體上開直播,提醒戶外工作者來此地免費領取。起初,他每天準備五六件水,隨著氣溫攀升,如今他每天要準備15件水,還搭配了冰鎮西瓜。烈日下,快遞小哥、環衛工人、裝修工人等戶外工作者喝上冰水、吃到西瓜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句句真誠的“謝謝”,讓青磊覺得一切辛勞都值了。
采訪結束前,青磊還向記者道出了他的小心愿——成為一名共產黨員。“92歲高齡的游本昌宣誓入黨讓我很敬佩,我渴望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如果我能入黨,一定會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表示,送清涼活動會持續整個夏天,明年也會繼續,希望自己送出的這份清涼,為常德這座文明城市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