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姚鵬杰 文/圖 盛夏至,稻浪翻金。7月7日,西洞庭管理區1.6萬畝早稻收割全面展開,廣袤的大地處處呈現出豐收的喜悅。
當日8時許,在西洞庭管理區祝豐鎮涂家湖村的稻田里,一串串金黃色的稻穗壓彎了青綠色的禾稈。不遠處的稻浪中,幾臺大型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金黃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機器,而收割機的尾部則騰起一道巨大的“粉末墻”,這堵“粉末墻”便是粉碎的秸稈,直接還田成了下一季輪作的肥料。短短幾分鐘,干凈的谷粒就裝滿了收割機的存儲間,附近待命的運輸車輛快速跟進,收割機在操作手的操作下,“屁股一撅”,金黃的谷粒“奔涌而出”,直接“流”進了運輸車的車斗……
“現在一塊一畝多的早稻田收割只要10多分鐘便可以完成,以前一個人幾個小時都搞不完呢,我家100多畝早稻一天就可以搞完,真是科技改變生活!”種糧大戶王大叔感慨。
“今年早稻長勢喜人,經過我們現場測量,濕谷平均畝產在1400至1500斤之間,產量喜人!”一名技術人員一邊查看著谷粒的飽滿度一邊告訴記者。
“對于我們來說,稻谷長得好,我們的生活就有希望!”烈日下,幾位正在曬谷的大媽樂呵著說。豆大的汗珠順著她們黝黑的臉龐不斷滴落,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
近年來,西洞庭管理區始終將扛穩扛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擺在首位,積極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有效提高了農戶種糧積極性。
隨著早稻陸續歸倉,晚稻栽插工作也將隨即啟動。西洞庭管理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農村部門將全力以赴,抓好農機調度服務、稻谷烘干和安全生產工作,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協調解決農戶在用水用電、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確保收割與栽插有序銜接,為全年豐收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