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王宇 文/圖 日前,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組織調研組前往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孵化廠、湖南湘佳禽苗智能孵化中心,開展家禽孵化場雛禽產地檢疫工作調研。
我國家禽育種產業經過四十余年的持續發展,已實現從傳統作坊式生產向現代化規模生產的跨越式轉型,年產超億羽的大型現代化孵化企業快速崛起,推動雛禽產地檢疫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給動物衛生監管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現行檢疫規程標準對現代化孵化場雛禽產地檢疫的針對性措施不足,難以完全適應產業發展的新需求。
為探索優化常德市家禽孵化場雛禽產地檢疫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保障動物防疫安全,調研組深入企業生產一線,現場查看了種蛋入場篩選、孵化、照蛋、移盤出雛、分揀、免疫、裝車運輸等生產流程,查閱了種蛋入場登記、生產記錄等臺賬資料,并與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湖南湘佳禽苗智能孵化中心、西洞庭管理區畜牧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石門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等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全面了解孵化場種蛋入場、雛禽檢疫申報、受理、臨床檢查、運輸車輛、病死雛禽無害化處理、檢疫證明出具等情況。
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孵化廠位于西洞庭管理區,主要從事海蘭配套系商品代蛋雞孵化,主營品種海蘭褐、海蘭白、海蘭粉、海蘭灰,年可孵化1億羽健母雛。湘佳股份禽苗智能孵化中心坐落于石門縣高新區,年禽苗孵化產能近2億羽,能夠滿足公司自養基地和1000多家代養戶的禽苗需求。
調研組強調,家禽孵化場生產有其特殊性,一般雛禽出殼當日就會被運輸出場,對運輸具有高要求的時效性。相關部門及企業要深入分析當前雛禽檢疫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具體改進措施,探索建立完善與我市家禽孵化場規模現狀相適應的專項檢疫制度或統一規范的標準,優化檢疫工作流程,促進常德家禽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