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梁建民 文/圖 4月20日上午,在石門縣寶峰街道月亮水庫的一大片橘園里,響起稚嫩的誦詩聲。這是鳳凰詩歌村第三屆橘花詩會在月亮灣村羿豪家庭農場舉辦的場景。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詩會特邀請石門縣金聲部落語言表演藝術培訓學校(簡稱金聲部落)的學生參加。
“鳳凰詩歌村”由國家一級作家、石門詩人楊拓夫2019年發起創辦,其初衷是以山水育詩意,以詩歌興農村。自創辦以來,湖南、山西等多地積極響應,在全國擁有100個會員單位。目前已在各地形成了誦詩團隊,線上線下有1100多人,在石門縣及周邊地區廣泛開展誦詩活動,近三年已舉辦50多場詩會,社會反響很好。
當天一大早,金聲部落培訓學校校長羅建平帶領學生來到橘園,孩子們像一群小羊羔滿山奔跑,一張張笑臉就像盛開的橘子花。橘花詩會在孩子們歡快、興奮的氣氛中開始,羅建平首先用詩的語言介紹了農場主人、有著“橘子詩人”之稱的盛勇。盛勇在寶峰街道月亮山社區潛心種橘34年,陸續承包70多畝橘園,成了種橘大戶,2021年,盛勇的蜜橘在湖南省首屆早熟蜜橘品鑒大賽中奪得金獎。
橘子帶給盛勇財富,更是他創作靈感與生活熱情的源泉。2018年以來,盛勇寫了300多首詩。大多數時候,詩的主角,便是他所深愛的柑橘。橘子和詩歌,成為盛勇生命中最重要的甜蜜。盡管身患帕金森病,盛勇仍然沒有放棄對橘子和詩歌的熱愛。
詩會現場,楊拓夫從一朵橘花到一團橘花、一枝橘花、一樹橘花、一山橘花到萬山橘花,從顏色到形狀、橘花的白、橘花的薄、橘花的小而圣潔、低調,都用詩意的語言予以表述,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向橘子的美好。學生們發言也很積極,一個接一個,說出了橘花的新意和詩意。大家邊交談邊寫詩邊吟詩,為石門柑橘賦予新的文化內涵,為鄉村振興譜寫了一首美好的希望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