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陳高華 文/圖 11月26日,桃源縣陬市鎮新茶庵村頭口堰整治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堰塘周邊進行漿砌,堰塘中心清淤已經完成,預計11月底前可完工。
“這次堰塘整治真是幫了我們大忙!”新茶庵村一位村民興奮地說,“以前每到干旱季節,我們都為水田灌溉發愁,現在好了,堰塘經過改造后,我們種糧有了保障。”
頭口堰面積2600平方米,以前淤泥堆積雜草叢生,失去蓄水能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新茶庵村兩委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桃源縣農業農村局將其納入2024年秋冬修堰塘整治計劃。該計劃包括對堰塘進行清淤、加固、修繕等內容,以提高其蓄水能力和使用壽命。經過整治后,該堰塘的蓄水能力增加7800立方米,可解決周邊近百畝農田的灌溉問題。
堰塘是農村地區重要的水利設施,具有蓄水、灌溉、養殖等多種功能。桃源縣是水利大縣,全縣共有4.27萬處山塘、2336處骨干塘。由于大部分堰塘興建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數十年的運行,年久失修,淤泥淤積嚴重,壩體防滲能力弱,蓄水、灌溉能力嚴重萎縮,無法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按照省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部署和安排,2024年,桃源縣計劃完成139處堰塘整治。該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優先糧食生產的原則,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堅持系統規劃設計,與田間溝渠配套建設,嚴把質量關口。目前全縣堰塘整治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預計2025年3月底前全部完工。工程全部完工后,全縣將新增蓄水量44萬立方米,累計改善灌溉面積4.34萬畝,實現“小水源、大糧倉”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