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彭進軍 通訊員 袁鳳連 朱金萍 文/圖 近年來,西湖管理區搶抓文旅經濟發展新機遇,積極融入全省文旅發展大局,依托自身特點打造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金色康養、古色非遺、底色農業的“五個特色”塑造軍墾牧業文化休閑鄉村旅游精品廊道,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軍墾遺址定位紅色文化。紅色是永不褪色的革命記憶,1969年新組建的146師進駐開墾拓荒奠定了西湖管理區基礎,留下13處省級文物舊址,并依托舊址之一打造了全省首家軍墾題材博物館,成為常德市黨史教育基地、常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物舊址與旅游、農業深度融合串聯成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實現文化、經濟、社會多重效益。
牧業景區定位綠色生態。依托德人牧業有限公司,圍繞“乳業小鎮、草業公園”發展定位,重點打造“牧草種植”和“牧場觀光旅游”兩大優勢產業,以“德人牧業及其配套服務產業+特色稻蝦養殖+鄉村旅游休閑城郊融合類村莊”為發展目標,打造“一帶一核三軸多片區”產業規劃發展結構。去年,德人牧業小鎮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西洲鄉、裕民村分別創建第三批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第五批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西湖牧業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內奶牛雕塑成功申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今年3月,區內成功舉辦首屆春季鄉村文化旅游節,反響熱烈。
敬老院落定位金色康養。東湖社區打造康養中心項目“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計劃床位100張,含紫東和夕陽紅兩個片區,聚焦“一老一小”領域擴大養老托育服務。
特色產品定位古色非遺。西湖管理區擁有豐富的民俗非遺文化,傳承著陶瓷技藝、銅工藝品、水泥直塑、梅山武術、漁鼓等多項非遺藝術。還擁有特制皮蛋、腐乳、德人系列牛奶、蘆筍茶等獨具特色的技藝傳承。
一鎮六園定位底色農業。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特色小鎮、水稻示范園、精品水果園、生態蔬菜園、名貴水產園、蘆筍產業園、星創天地科技園的“一鎮六園”格局正在打開。另外,金色桃海、楚峰梨園、綠祥農業、正航農業蘆筍產業園已初具規模,粵旺羊肚菌產業園正“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