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態農業 唱響農耕文化 繁榮大美洞庭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在常德召開
毛萬春、孫偉、胡偉林、張柏青出席 羅毅君致辭
會議協商通過“常德共識”;確定湖北荊州為第七次會議承辦單位
常德日報記者 胡穩 丁時慧 陳歡 文/圖 5月29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在常德召開。來自湘鄂兩省的與會嘉賓以“聚焦生態農業 唱響農耕文化 繁榮大美洞庭”為主題,深入協商交流、廣泛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更好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湖南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毛萬春,湖北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孫偉,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胡偉林,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湖北省政協秘書長涂遠超等出席會議。
與會人員觀看了專題宣傳片《常德是個好地方》。黨的十八大以來,常德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常德堅持守好耕地保護紅線,筑牢糧食安全底線,全市共恢復耕地17.9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537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產量連續20年居全省第一;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率先在全省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常德精心打造鄉村文旅節會,激活文旅市場,桃花源文旅節引來全國游客暢游桃花源里、悅享美好生活;漢壽蔬菜節讓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聲名鵲起;石門柑橘節持續擦亮“中國柑橘之鄉”金字招牌;澧縣葡萄節“甜”了游客,“富”了果農……常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滿意度測評連續4年全省第一,7個縣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首批國際濕地城市,“林長制+生態司法”區域合作模式為全國首創。
毛萬春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加強團結協作,穩扎穩打、持續助力,為加快建設美麗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直面洞庭湖生態保護與治理面臨的現實問題,聚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長期堅持、合力推進。要在聯動協作上持續發力,深化區域合作、深化部門聯動,及時溝通情況、研究共性問題、合力推動解決;充分利用好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這個協商、交流、聚力平臺,將協商通過的“常德共識”轉化成助力洞庭湖治理保護與湖區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要在專項民主監督上持續發力,跟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的問題,加大監督力度,促進問題整改;以協商理念、專業水準、嚴實作風開展民主監督,助力守護好青山綠水、藍天凈土。要在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做好融合文章,要以山水為韻、以文化為魂、以產業為基、以科技為力、以旅游為媒,加快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推進湖區生態、文化、科技、旅游等全面融合。湖南省政協將持續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文旅深度融合等問題,深入調研協商,搞好助力助推。同時,繼續發揮住湘、鄂兩地全國政協委員力量,通過聯名提案、大會發言等形式,爭取國家層面關注支持。
孫偉表示,湘鄂兩省同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區域,共同擔負著落實國家戰略的政治責任,共同肩負著洞庭湖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長江流域水生態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責任。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上來,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凝聚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兩省省委工作要求上來,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擺在實施兩大國家戰略的高度,提高站位、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在去年“岳陽共識”落實成效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深入實施。要注重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推動洞庭湖區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是湘鄂兩省重要的協商協作平臺,兩省政協及湖區各級政協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協商建言,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宣傳呼吁,爭取各方支持,推動工作落實,為湖區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把洞庭湖區建設得更加秀美富饒,讓湖區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會議協商通過《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常德共識》;協商確定湖北省荊州市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承辦單位。岳陽市政協主席在會上通報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岳陽共識的落實情況。
湖南、湖北兩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通報了《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執行落實情況;湖南、湖北兩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圍繞會議主題作主旨發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政協主席作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