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李白 通訊員 陳煒 近日,一位媽媽無意中發現自己孩子舌下有個黃豆大小的小肉團,焦急地帶著孩子來到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就診。經診斷為小唾液腺黏液囊腫,醫生立即進行手術清除。
據孩子媽媽描述,這個小肉團軟軟的,孩子不疼不癢,但時大時小,刺破之后又會長出來,反反復復。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熊曉海介紹,舌前腺囊腫是發生在舌前腺的黏液囊腫,是一種良性病變,多發生于青少年與兒童。它常因舌體運動受下前牙摩擦、自覺或不自覺地咬舌動作導致外傷,造成導管破裂黏液外滲所致;也有可能是魚刺、骨渣等一些食物來源的損傷。它一般為黃豆大小,質地軟而有彈性,無痛,易復發,反復破損后可表現為較厚的白色瘢痕狀突起,囊性透明度降低。當前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不僅切除囊腫,更要把深部的腺體摘除,這樣術后才不易復發。術后要注意口腔衛生,清淡飲食,7至10天拆線,定期復查。同時還需關注是否存在咬舌的不良習慣、牙列不齊、是否存在咬合問題、尖銳牙尖等,及時改掉不良習慣、正畸治療、調頜。
醫生提醒,當發現舌腹、嘴唇、口底等口內出現小水泡時,不要戳,不要拖,一定要及時就醫,聽從專業醫生意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