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王明睿 文/圖
“你們看,這片油菜花多漂亮,黃澄澄的,像不像滿地的黃金?”3月15日上午,武陵區蘆荻山鄉苗兒港村陽光雨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力軍來到合作社油菜基地,指著盛開的油菜花興奮地說。
“我們的油菜質量高、無污染,也沒有打過農藥。雖然前不久遭遇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但是估計畝產菜籽油依然在300斤左右,我們現有130多畝,總產量預計在40000斤左右,有需要的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可以預定了!”羅力軍開心地說。
羅力軍原本是鄉農技站的一名普通職工,2001年機構改革時,他變成一名下崗職工。之后,他思來想去,拿出幾萬元積蓄,在附近流轉了30多畝土地,開始嘗試著種植優質水稻。
“蘆荻山鄉屬于典型的城邊鄉鎮,村里的青壯年大多數都外出務工了,良田成片地荒蕪,我看到后很是心疼。我是一名農技人,有技術也有資源,還是從事本行吧,不能讓這些田地荒了!”談起創業初衷,羅力軍樸素地說。
天道酬勤!在羅力軍的堅持和努力下,30多畝優質稻當年就喜獲豐收,純利潤高達10多萬元。在羅力軍的影響下,附近的村民紛紛加入優質稻種植隊伍,短短幾年時間,周邊的優質稻種植面積發展到幾百畝。
“規模大了,很多村民卻因為種子來源和銷售渠道等問題陷入了困境,于是我就想著成立一家合作社,幫村民統一購買種子、統一包裝、統一銷售,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羅力軍說。
經過多番溝通,2014年,陽光雨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順利誕生了,羅力軍也被村民推舉為理事長。
合作社成立時,社員加盟的土地超過了400畝,周邊村民優質稻的種植面積更是超過1200畝。“總產量上來了,但是沒有好的品牌就難以賣出好價格,最終吃虧的還是種植戶。”羅力軍和幾位社員合計之后,決定注冊“德糧社”品牌。
經過幾年的發展,“德糧社”品牌逐漸被周邊市場認可和接受。在品牌的加持下,現在種植優質稻的農戶和以往相比,平均每畝可以增收200元。
嘗到了品牌的甜頭后,羅力軍又帶領社員們開始進軍水產養殖行業,他們流轉了230多畝水面開始養殖四大家魚。經過幾年的發展,魚塘如今也成為社員們的“搖錢樹”。
“我的終極目標就是打造‘基地+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在‘德糧社’品牌的加持下,大力發展稻油輪作、多產品經營,帶領大家一起共同致富!”羅力軍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