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潘敬林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澧縣雞叫城遺址入選,這是常德地區考古發現第4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雞叫城憑什么一鳴驚人?常德考古資源緣何如此豐富?當天,記者采訪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雞叫城遺址項目負責人郭偉民,請他為我們揭開澧縣雞叫城遺址背后的神秘面紗。
????常德日報:澧縣雞叫城遺址最大發現是什么?填補了哪些空白?
????郭偉民:通過這一次雞叫城考古工作,我們有三個重大發現,第一個是發現了在同一個地點由一般布局的村落開始向環壕聚落、城壕聚落的演進過程。第二個是我們發現了大面積的稻作儲存、加工以及稻谷堆積遺址。我們發掘了近80平方米、15厘米厚度的谷糠,換算成水稻大約為2.2萬公斤,換算成稻米1.4萬公斤,而且地下埋藏的量更大。這就說明當時社會的分工以及糧食的加工管理都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稻作農業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另外一個就是發現了超大型木構建筑。它的室內面積有420平方米,加上回廊,面積有630平方米左右,基本保存完好,結構還非常清晰。這樣一種超大型木構建筑,在全國也是首次發現。
????常德日報:澧縣雞叫城遺址和距離不遠的城頭山等遺址接連不斷的考古發現,有什么價值和意義?
????郭偉民:雞叫城處于澧陽平原相對比較高的地方,它的東邊是更低的洞庭湖平原,也許是因為能最先感覺黎明和曙光初升,我們的祖先就稱這里為雞叫城。
????雞叫城以稻作農業為基礎,支撐起史前社會的文明化進程,被稱為雞叫城模式,放大一點就是澧陽平原模式。澧陽平原經濟基礎就是稻作農業,以水稻為主要農業形態的經濟基礎支撐起了整個澧陽平原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這在中國其它區域是非常罕見的。所以它對于中國文明化的進程,以及世界人類文明的這樣一個進程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從這些年的考古工作中,能夠重建澧陽平原50萬年以來的這樣一個歷史進程。
????常德日報:此前,常德境內其它幾個考古遺址也多次進入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為什么常德會有這么豐富的考古資源?
????郭偉民:常德所處的位置是從湘西北的山地丘陵向平原過渡的地帶,丘陵、平原和山地幾乎各占了1/3,地形地貌的多樣性,就會導致生態的多樣性,而這對于人類的生存而言是最佳的位置。
????這個區域里無論是史前還是各個歷史時期,文化遺存都非常豐富,不僅僅是澧陽平原,包括津市市、安鄉縣、漢壽縣等地都有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入圍過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比如說澧縣城頭山有兩次,還有安鄉縣劉弘墓、澧縣八十垱。
????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層面的,對它進行考察研究,我們能夠從中總結出一些基本的歷史進程法則。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目前只有中華文明連綿不斷,需要去尋找內在原因。那么從我們湖南常德這個地方,考古發現了幾千年來沒有間斷的文化歷史脈絡,我們就找到了最好的證據,那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的道路自信,都可以從這里提煉出內在的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