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評論員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發展先進制造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制造強國建設,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的重要部署。3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再次強調,要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
殷殷囑托,響徹沅澧大地。我們要精準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部地區崛起和湖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明確的新任務,奮發進取、奮勇爭先,在壯大“中國制造”中作出常德貢獻。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在壯大“中國制造”中作出貢獻,常德有基礎、有底氣。作為湖南經濟大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常德市委市政府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帶領全市人民深入推進創新突破產業突圍三年攻堅行動,煙草、裝備制造、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持續壯大,產業轉型取得新突破,常德因此連續3年入圍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無論是湖南省內地位還是國內影響力,“常德制造”的實力有目共睹,知名度與影響力節節攀升。
新征程蘊含新期待,新部署呼喚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常德推動先進制造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更開闊的眼界、更務實的舉措,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新”字上下功夫,以新質生產力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是一種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新型生產力形態,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常德要繼續以“智賦萬企”行動、規模工業企業創新平臺全覆蓋行動為抓手,為特色主導產業做“加法”、高端產業做“乘法”,給低端產業做“減法”、落后產能做“除法”,不斷培強企業主體,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積極構建富有常德特色、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4+1+1”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融”字上做文章,用更高水平的開放加速融入新發展格局。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們還需全力暢通對外通道,全面升級物流體系,進一步健全水運口岸、保稅物流中心等開放平臺,加快構建“公鐵水”多式聯運的交通體系;要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融合聯動,引導企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新亞歐大陸橋、西部陸海新通道;鼓勵園區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優化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改革經驗,加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把常德打造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堅定不移走好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的奮進之路,這是常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更是一場久久為功的“接力跑”。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牢記囑托,團結一心、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用“一棒接著一棒”的恒心與毅力逐夢奔跑,在壯大“中國制造”的征程中書寫屬于常德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