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評論員
全國兩會結束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開啟繁忙的考察行程。此次來湖南,既是考察一省,也是謀劃一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推動在更高起點挺起中部這條大國“脊梁”。
在中國版圖中,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地處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中部6省以約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承載了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數量,創造著約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5年前,總書記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擘畫了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的宏偉藍圖。5年過去,中部地區發展站到了更高起點上,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結合中部地區實際,再次對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內容進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為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方向。
頭頂長江、腳踏洞庭、腰纏沅澧,常德作為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湖南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一直在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升區域競爭力。一年年接續努力,邁入“高鐵時代”,經濟總量跨入4000億元“俱樂部”,產業格局從“一煙獨大”走向“多點支撐”,產業規模從“百億時代”向“千億時代”轉變。在推動中部崛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大勢下,常德已站到了新的起點上。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事實上,促進中部崛起,對中部各省來說無異于一場同臺競爭。在中部各城市加速崛起的“友誼賽”中,常德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已經取得的成績,固然令人振奮,但遠沒有到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時候。在中部崛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既要鞏固提升優勢,也要清醒認識短板和不足;既要乘勢而上,也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尤其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更加主動辦好自己的事情。
總書記考察湖南,為這片土地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要全力推進創新突破產業突圍,以創新積聚動能,以產業厚植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全力構建多點支撐、多業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制造興實體、以實體強產業、以產業促發展,貢獻崛起之力。“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進,努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作為全國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長江和洞庭湖的重要生態屏障,我們要繼續牢牢守住糧食生產、耕地保護、生態保護等底線紅線,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安全的環境。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面對新的戰略機遇,常德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在中部崛起中擔當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