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21年12月3日,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了《湖南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條例》,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湘西州委書記、湘西州委網信委主任虢正貴,請他就《湖南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條例》進行訪談。虢書記您好。
虢書記:你好。
記者:《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同時規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您覺得《條例》的出臺有什么意義?
虢書記:“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從信息化發展大勢和國際國內大局出發,就網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條例》的出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的有力舉措,開創了全國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統籌編制、合并立法的先河,深刻闡釋了湖南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的立法之為,將為我省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推進網絡強省建設、數字湖南建設提供有力法治支撐,對于推進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您能介紹一下湘西州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嗎?
虢書記:近年來,湘西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著力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網信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智慧湘西建設有聲有色。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科學編制《智慧湘西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儲備項目121個,計劃投資200億元,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中南地區分中心、武陵山數字經濟創新示范園區項目擠進省“十四五”規劃籠子。“云聚武陵·智慧湘西”成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區域性品牌,智慧湘西建設優秀案例被中國社科院評為“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特色50強”,獲評省人民政府2020年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典型案例。二是數字經濟方興未艾。2021年,全州數字經濟增加值30.5億元,占GDP比重4.2%。數字經濟企業達900余家,其中2017年以來新增5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35家。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全州上云工業企業達2331家,電子信息和5G規模企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8.6%。互聯網經濟規模達120億元,花垣縣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三是網絡空間正氣充盈。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著力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強化網上輿情管控,推進網絡綜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建立網絡輿情監測、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網絡通訊員管理服務三大科技管網系統,深入開展“凈網”等專項行動,有力有效應對處置了一批輿情和突發事件,營造了清朗網絡空間。
記者:在您看來,《條例》出臺對湘西州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虢書記:《條例》的出臺,對湘西州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是重大利好,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新一輪數字經濟產業建設的使命任務,全面落實好智慧湘西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加快湘西州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同時,《條例》的出臺,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科學布局數字經濟,加快數字經濟產業鏈建設,著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好的,感謝正貴書記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
(作者系湘西州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