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將白色塑料蠶框固定到特定位置,鋪上飼料,電子設備在蠶框中放入蠶種,再用傳送帶送進恒溫、恒濕的“一齡區”蠶室等待孵化……24日上午,位于瀏陽經開區的雅士林長沙(國際)蠶桑絲綢智造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一筐筐“蠶寶寶”在這里開啟了“上班模式”。達產后,“長沙產”的絲綢原材料將占到國際市場一半以上,年產值將達300億元。
距離黃花國際機場十多分鐘車程,緊鄰金陽大道,便是由多座巨大建筑組成的雅士林長沙(國際)蠶桑絲綢智造產業園。該產業園是雅士林集團的戰略項目,于2021年4月開工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約90萬平方米,計劃分三期建設。24日正式投產的為該項目一號養蠶廠房一層生產線,面積為30萬平方米。
寬大的車間里,只見設備井然有序自動運行。“今天投產的一號生產線僅有20名工人。”項目負責人曹建說,雅士林產業園項目采用的是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技術及設備,可日產蠶繭25噸。
在一號養蠶廠房內,記者看到,孵化后的“蠶寶寶”被安排“入住”到五個不同“齡區”的蠶室,這些蠶室恒溫、恒濕、無菌,“蠶寶寶”365天都可以生長、吐絲、產繭。
按計劃,項目將于2024年全面建成投產。建成后將集智能化蠶桑絲綢制造、科普科教文旅、絲綢博物館等于一體,全面融合一、二、三產業。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達300億元,年創外匯超5億美元。
雅士林現代化車間養蠶方式改變了傳統養蠶“靠天吃飯”的局面——雅士林繭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士林繭業”)通過12年的潛心研發,培育出廣食性蠶品種,研發出蠶飼料配方和無菌環境控制等技術,破解了傳統養蠶受天氣和桑葉等條件束縛、每年只能養三到四批的難題,生產效率和傳統的養蠶模式相比,提高1000倍。
項目還將帶動65萬畝桑園種植,助力湖南鄉村振興。目前,雅士林繭業在瀏陽、花垣等地已建設了3萬畝桑葉粉基地;在湘西花垣十八洞產業園也建設了桑葉深加工工廠。
目前,公司已經與多家絲綢企業簽約,一期蠶絲訂單超過10萬噸。
曹建表示,“工廠化養蠶”項目一期工程成功投產,意味著雅士林繭業具備了量產高品質鮮繭的能力,將極大地滿足我國絲綢、服裝服飾等行業對高品質蠶繭的需求,為我國絲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跨界發展探索出一條全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