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晟?
????“爸爸,幫我錄練琴視頻”“媽媽,幫我擦屁股”“爸爸媽媽,我要畫畫”……8月12日,夜幕降臨,澧水河畔的一間房子里,三“千金”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應該是我們一天中最忙的時刻。”澧縣80后三胎媽媽何曌,一邊說一邊手里忙個不停,開始準備幫女兒們洗澡的東西。爸爸李九龍則負責把女兒們召集過來,兩個人分工合作,井井有條。
????晚上9點,是睡前親子閱讀時間。半個小時后,她們依依不舍地回房睡覺,6歲半的大女兒恩溢和4歲半的二女兒恩溪一間房,2歲半小女兒恩沐則要爸爸在另一間房陪睡一會兒。晚上10點,女兒們都睡著了,夫妻倆打開房間監控,終于歇了下來。
????“現在是我們一天中最自由的時間了。”李九龍松下一口氣,打開電腦,戴上耳機,開始享受夜晚的時光。
????回國,三胎寶寶如期而至
????2019年初,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生活了10年的澧縣人何曌,和來自河南洛陽的丈夫李九龍達成共識,決定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在這10年間,何曌獲得了MBA碩士學位,李九龍獲得高等教育和MBA雙碩士學位,同時他們還收獲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何曌笑言,當時丈夫在一家外企工作,薪酬可觀,自己的主業是帶孩子,等孩子們上學去了,就到周邊學校做兼職。
????何曌告訴記者,決定回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身邊的朋友們陸續離開,去別的城市或是回國發展;第二,父母都在國內,一直沒有機會照顧他們;第三,他們也想給女兒們換個環境生活。
????“收拾行李可是個大工程。”李九龍回憶,為了多騰出兩個大箱子幫女兒們裝繪本,他舍棄了自己收藏多年的音樂唱片和卡帶。
????回國后不久,何曌查出懷上三胎。“剛結婚,我們就決定生三個寶寶。接到這個消息時,二女兒恩溪最開心,她說她可以照顧小baby了。”
????回鄉,實現“圖書館”夢想
????2020年上半年,小女兒恩沐降臨。何曌在月子中心休養的一個月里,李九龍學會了給女兒們扎頭發。由于孩子尚小、疫情等多方面原因,他們決定不遠行了,暫留在何曌的家鄉澧縣發展和生活。
????在美國時,何曌每天都會帶女兒們去社區的圖書館看書,圖書館里經常會有老師講故事會。久而久之,女兒們培養出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她說澧縣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圖書館。
????2021年,何曌決定創業,開一家親子圖書館,一方面,能把女兒們的興趣愛好延續下去,另一方面,她也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家鄉的年輕父母。
????彼時,李九龍已經在澧縣一家水廠上班,負責質檢等工作。大女兒、二女兒也在澧縣當地的幼兒園入學,再三考慮后,李九龍決定支持老婆圓夢。
????說干就干,何曌以加盟的方式,在澧縣開辦了一家親子圖書館。開業前,她去北京培訓了4天,這是她離開女兒們時間最長的一次。
????“我最感動的是看到孩子們的變化。”何曌說,開業一年多了,他們沒有做太多的宣傳,但是辦了近300場免費的故事會,帶著孩子們出去做了數十場社會實踐活動。“有些小朋友從一開始坐不下來,到現在能安靜看完一本書,我看到他們聽故事會的時候,眼睛里都有光。”
????驕傲,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每個周末,一家五口都會空出一天時間作為“家庭日”,有時候去鄉下摘水果,有時候去大堤上放風箏,有時候去周邊轉一轉。
????“自己帶小孩,有什么好處?”記者問,“我覺得最明顯的特點是讓孩子們能夠養成規矩意識。”何曌說,從小到大,他們都要求孩子們單獨入睡,自己吃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為什么不請保姆,或者讓外公外婆幫著帶一下?”記者有些納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倆從決定要小孩開始就達成共識,必須要自己帶小孩。”何曌說,父母也還有自己的工作,分身乏術。
????“天天待在一起,我們和孩子們無話不說,能夠快速準確地了解孩子們的性格、情緒。”李九龍說,大女兒現在是“小家長”,每天督促妹妹們的生活和學習,樂此不疲。
????另外,最讓他們驕傲的是,姐妹們之間相親相愛,并且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每天早晚都會主動閱讀。去年,大女兒一段長達10分鐘的純英文故事演講,參加“學樂亞洲小小故事演說家大賽”榮獲“中國賽區評委會特別獎”。
????李九龍說,現在每天的生活很累,也很充實,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單獨陪妻子的時間了,希望有一天,能和妻子單獨走進7年沒去過了的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