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姚璇 文/圖 近日,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2025年綜合學術年會在廣州舉行。作為湖南省唯一的高中地理教師代表,常德外國語學校老師王輝以“巖石圈物質循環”為題作現場教學展示課,展示其新穎的教學設計與扎實的教學功底,獲得現場專家與觀摩教師的高度評價。

年會以“智能時代地理教育改革與發展”為主題,由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華南師范大學及地理科學學院承辦,旨在深入研討“雙新”背景下的中學地理教育理論與實踐,通過展示課堂教學風采、交流授課經驗、分享學術成果,促進廣大地理教師教學能力的整體提升。

據了解,王輝的本次展示課是湖南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素養本位的高中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的一項重要階段性成果。課堂上,王輝以“黃山石猴的前世今生”為情境主線,引導學生探究礦物、巖石與巖石圈物質循環的關系,通過自主繪圖、小組合作、遷移應用等環節,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與綜合思維,將抽象的地理原理與具象的自然景觀巧妙融合,詮釋“生活為課堂,地理即智慧”的教育理念。
王輝是中小學高級教師,身兼全國優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湖南省高中地理兼職教研員、常德市高中地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等多重職責,教學經驗豐富,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榮譽。其主持的名師工作室亦表現突出,于2023年獲學科網“全國十佳名師工作室”稱號,2025年再被中國名師工作室網評為“全國有影響力工作室”。

此次成功的教學展示,不僅展現了常德市地理教師深厚的專業素養與勇于創新的教學風貌,也從體現了湖南省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試與積極探索。王輝的這一課例,為全國地理教學實踐提供了可借鑒的“湖南樣本”,為推動高中地理育人方式轉型貢獻出寶貴的“常德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