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姜美蓉 文/圖
這段時間去奶茶店里,會點一杯什么口味的奶茶?是帶著桂花、板栗等秋冬元素的季節特調;或是“少糖去冰”的健康果茶;還是甜里加點“咸”的奶茶?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這個秋冬季節,帶咸味的奶茶突然成了爆款。

咸奶茶成秋冬新款
2025年秋冬,茶飲行業的“咸味戰場”突然打響。喜茶推出兩款咸口味奶茶:“醬香白脫碎銀子”將云南甜醬油、白脫黃油牛乳與糯香普洱結合,頂部撒上咸海苔碎,引發嘗鮮熱潮。另一款“牛肝菌碎銀子”更將牛肝菌白醬與松茸醬油融入芝芝云頂,把咸鮮風味玩出了新高度。
不止喜茶,茶飲與咖啡頭部品牌已集體扎堆咸味賽道,瑞幸的咸乳茶拿鐵、錫林郭勒咸奶茶兩款產品持續熱銷;奈雪的茶最近力推“咸法酪米布布”鮮奶茶,將咸香芝士風味打造成核心記憶點;康師傅于今年4月順勢推出瓶裝咸奶茶,憑借“茯香奶滑、可鹽可甜”的獨特風味標簽,在社交平臺掀起種草狂潮。

實際上,這場咸味風潮今年年初就有了端倪,霸王茶姬、茶話弄、古茗等茶飲品牌,比如霸王茶姬的“乾隆一號”,古茗推出的紅巖咸奶茶,茶百道推出的海苔龍井煎,都是偏咸口味的奶茶。秋冬季這股風潮更是蔓延至整個行業,2025年秋季咖門飲力實驗室報告顯示,取樣的55個連鎖品牌中,幾乎每月都有咸法酪、咸味類飲品推出,成為當季新品開發的主流趨勢。
社交平臺兩極分化
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為咸奶茶提供了生長土壤。咸奶茶的高辨識度,恰好擊中了年輕群體“嘗鮮打卡”的社交需求。在小紅書以“常德咸奶茶”為關鍵詞搜索,顯示出超過500篇相關筆記。全網來看,小紅書#咸奶茶#標簽瀏覽量超4500萬,抖音#咸奶茶#相關視頻播放量更是突破1.6億次。
網友評論也呈現鮮明兩極分化。網友“柳葉風”表示:“第一次喝咸奶茶,并沒有覺得違和,反而覺得那種厚重的口感很像某種熟悉的味道 。”網友“桃源夢”直呼驚喜:“這就是童年記憶里的味道,想起小時候奶奶用生姜、奶粉加點鹽煮的奶茶,雖然原料不同,但那種溫潤的咸香感很像?!?反對者則直言接受無法接受,“小鹿”表示:“奶茶加醬油?這是什么黑暗料理?!薄跋滔烫鹛鸬奈兜篮芷婀?,為了創新而創新,純粹是博眼球。”“小鬼餓了”的態度是炮轟質疑。
行業催生差異化上新
看似顛覆的咸奶茶,其實并不是茶飲品牌們的首創。早在隋朝,茶葉傳入西域后,游牧民族便將酥油與茶葉烹煮,加入鹽、花椒等佐料,制成了最早的咸味奶茶。在常德,用生姜、花生、芝麻、茶葉等材料制作的咸擂茶更是歷史悠久。
在現代茶飲市場, 咸奶茶的異軍突起,本質上是茶飲行業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結果。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3547.2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較過去20%以上的高增長大幅放緩,行業正式進入存量競爭階段。
一位在常德擁有多家加盟奶茶店的店主坦言:“現在上新壓力大,很難做出差異化?!棠滩琛@種帶有強烈記憶點的產品,即使評價兩極分化,也能在短期內迅速吸引客流。”這解釋了為何即便面臨爭議,商家們也愿意跟進嘗試,畢竟新品的差異化是生存的第一要義。
在同質化加劇、上新成本降低、社媒傳播依賴度提高的背景下,品牌需通過差異化產品突圍。而咸味作為未被充分開發的領域,既滿足了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需求,又能制造話題度吸引流量。從味覺上來說,少量鹽能提升甜味層次感,也契合消費者低糖低卡的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