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彭雅婷 文/圖 秋收時節,西洞庭管理區龍泉街道的田野間,滅茬機與打捆機正繁忙作業,昔日令人頭疼的秸稈,如今已成為可回收利用的寶貴資源。

“以前稻子收完,秸稈堆著沒法處理,燒了污染空氣,不燒又占地方。”種糧大戶盧炳明坦言,“現在好了,統一清運,難題解決了。”
為推進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龍泉街道多措并舉,通過“屋場會”“敲門行動”等方式廣泛宣傳政策,并根據田塊特點實施差異化處理:對集中連片區域推廣打包離田與機械化還田;對零星地塊則采取“農戶堆放、社區清運”模式,做到“發現一處、清運一處”,實現應拖盡拖。

截至目前,龍泉街道中晚稻面積2988.56畝,已收割2793.56畝,已離田1823.68畝,已還田210畝,處理率達72.79%。各社區共出動車輛639車次、人員830人次,清運零散秸稈82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