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吳紫欣 通訊員 向洲洋 文/圖 10月31日,常德市首屆銀發經濟消費季“常有康養?樂享銀齡”主題展會圓滿落幕。展會以“成果展示+消費激活+民生服務”三重功能為核心,吸引了4萬余人次參觀,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超25萬元,意向簽單38萬余元,有效推動養老事業與產業深度融合,為全市銀發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據了解,此次展會聚焦老年群體核心需求,設置養老服務、智慧養老、銀發產品等6大主題展區45個展位,服務精準高效。智慧養老區展出42款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吸引超3000人次體驗;銀發產品區提供體質健康監測、中醫推拿等服務,現場銷售額達10萬余元,占總交易額的40%;金融助老區開展AI養老金測算、反詐宣傳等活動,覆蓋群眾3800余人次。政企協同發力的良好格局下,51家參展企業涵蓋多領域,“政府補貼+企業讓利+群眾得利”模式成效顯著,50萬元專項消費券精準撬動市場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重陽節與展會相融合,外加科技賦能成為了展會一大亮點。10月29日晚的老年教育成果展演展示28項教學成果,銀齡嘉年華吸引2000余名老年人參演常德絲弦、太極扇等節目,非遺體驗區1200余名老年人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魅力。AI機器人表演、機器狗互動等智能元素引發市民討論,42款智慧養老產品支持現場試用,讓老年人直觀感受科技養老便利。

有數據統計,展會期間老年群體參觀占比達65%,2.6萬名老年人通過展會更新養老觀念,機構養老接受度顯著提升。3條精品銀發旅游線路接待超1000人次老年游客,適老化產品銷售額已超400萬元。同時,外省先進養老理念與本地實踐深度交流,政策宣傳與市場消費精準銜接,為常德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展會是常德市踐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協同機制,既精準回應了老年群體多元化需求,更培育了成熟的銀發消費市場。下一步,常德市將持續深化展會成果,推動適老化產品普及與養老服務升級,讓“常有康養”成為“桃花源里的城市”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