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門九派通融媒體中心記者 彭文潔 楊義杰 安幫友 文/圖
南莊村,湖北省鐘祥市客店鎮的一個小山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2015年底,南莊村以“美學經濟”為抓手,村“兩委”班子與村民一起為建設美麗鄉村出謀劃策,村中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資源日漸延伸發展為鄉村民宿、鄉野美食、旅游創意等振興支點。
幾年間,村中老屋變成了民宿、茶吧,空地上建起了娛樂設施,田里建起了采摘園。
如今,在南莊村,慢文化與快節奏碰撞,老房子與新設施相融合,旅游與農業生產相配套?!懊馈保屇锨f村新生。

“逼”出來的“美學經濟”
深秋,隨著太陽升起,大洪山下的薄霧才漸漸散去。
71歲的陳家萬拿著桶打了一桶泉水,走向不遠處的對節白蠟。澆完水,他查看了對節白蠟輸液的情況,說:“這老樹發了新枝,林業專家過來給樹補了點營養,你看掛著的就是營養針?!?/p>
陳家萬是南莊村人,也是這棵有著1800年樹齡的對節白蠟的護樹員。在南莊村,這樣的管護員還有6名,他們每人負責一棵樹齡1000年以上的對節白蠟。
“這樹可是村里的寶,沒它們我們村也不會有現在的光景?!蹦锨f村黨支部書記謝榕感嘆道。
南莊村森林覆蓋率達到90%,7棵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的對節白蠟,如北斗七星般匯集在村莊之中;還有一汪清泉——珍珠泉在村中央緩緩流淌;離村莊不遠的山嶺上是青石壘就的猴王寨……
好資源沒合理利用,2014年南莊村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村。無他,窮!當時村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316元?!氨澈t去籃子來,有女不嫁南莊臺”是當地流傳的一句順口溜。與窮相伴的,是環境的臟、亂、差。
窮則思變?!爱敃r村里老書記想把自然資源利用起來,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山鄉美景?!敝x榕說,資金少,就從最簡單的“房前屋后收干凈,各類雜物碼整齊”做起。
村“兩委”組織村干部、村民清垃圾、碼雜物,將廢棄的瓦片砌成精致的圍墻、花壇,收集來淘汰的石墩、石磨盤擺在柳樹下……原先的荒坡成了村民休閑好去處。
2015年,南莊村確定在一組、二組建設“對節人家生態園”。村里發動村民用自采的板石鋪設了1500余米觀光走道,修建了20塊導向牌、2座游客休息亭、30余處坐凳、6個標準化公廁等。利用地形落差,將1公里外的珍珠泉泉水引入生態園,泉水經過的地方,用石頭砌成兩處溪水飛濺的瀑布。園區內原有的4個爛泥坑,改造成了“福、祿、壽、喜”四口荷香四溢的水塘。
“村里美了,來的人就多了?!敝x榕說,看著絡繹不絕的游客,也堅定了他們建設鄉村的信心。

“改”出來的美麗鄉村
一早,村民舒光全去地里挖紅薯藤,打算給豬加餐。
“現在天冷了,游客相對少一點,所以不用一大早就去掃落葉?!睂澣思疑鷳B園修建后,舒光全被聘為固定保潔員,負責一組、二組核心區域的清潔。
以前村里只有他一個保潔員,游客增多后,人手緊張起來。
“當時村里打造了小景點,有了點小名氣,但村民自認為家里還不美?!敝x榕說,村民就怕游客進院子。
彼時,院門禾場里食用菌菇棚橫七豎八,豬圈、廁所、雜物間依主房而建,臭氣不時冒出,與村景頗顯違和。
2018年,村里借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統一設計了零動力廁所,每個組設立垃圾分類箱,全村配3名專職保潔員,健全保潔體系,并通過每月環境評比等激勵機制,保障村莊整潔常態化。
每月一次的灣組會上,“怎么更美”成了討論的重點。
“家里面搞好了,就是屋外的墻還是灰撲撲的,不清爽。”老黨員舒光山的發言引起了共鳴。
一番討論下來,大家決定對民居進行立面改造。村民們擼起袖子一起干:灰墻土瓦變成了白墻碧瓦,屋頂加砌屋脊線,更換仿古門窗,圍墻上加蓋翹角門樓,門前因地制宜添置花壇小景……經過幾個月的改造,掩映在綠蔭叢中的一座座田園風情農家小院呈現在游人眼前。
隨著旅游線路拉長,365米的對節文化長廊(聽泉廊)建了起來,客店的“十慢”、神話、史話、漫話故事一一展示;農耕文化體驗園讓青年一代和城里人體驗莊稼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兒童游樂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共享菜園、五彩迷宮、露營地給了游客多樣的選擇。
“泉映鴛鴦樹”“月照貞心亭”“荷塘夜色”“七夕夜話”等一個個詩情畫意的景點也讓游客流連忘返。
山巒疊起、碧波撩人,南莊村的美深入人心。“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一塊塊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建”出來的產業集群
入秋后,二組村民黎紅丹往山上跑得更勤了:葛粉、陰米、熏肉、云霧茶、野菊花、蒲公英……只要是山里產的她都要。
“等客店鎮溫泉開放了,游客會更多,山貨可是很俏的?!崩杓t丹邊整理農家樂的貨架邊說。
以前黎紅丹在外務工,自從對節人家生態園開建,她就動了回家發展的心思。當時客店鎮為了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民宿,對達標者給予2萬元補貼。
回家、建新屋、修菜地……有南莊特色的農家樂就開了起來?!岸际巧嚼锏奶厣?,游客都很喜歡,旺季要提前兩三天預約呢!”黎紅丹說,旺季一天就能收入3000多元。
鄉村旅游熱了,游客多了,對節人家生態園附近的村民利用閑置房屋開客棧和農家樂的也多了。舒寶林一家不僅開農家樂,兒子和媳婦還直播帶貨,一年收入30多萬元;陳家萬發展葛粉深加工、開農家樂每年的收入也在20萬元左右……
南莊村還把“美”從村落拓展到田野,拉長美的鏈條,吸引了不少產業落戶。
一年四季,鐘祥市瓜蔞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張崇理都很忙碌,230畝的瓜蔞是南莊村的特色農產品之一。
“在南莊村投資,就是看上了村里的投資環境。”陳維國說,他流轉土地70畝種植優質葡萄,幫助村里解決了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
“南莊村人均不足2畝田,種水稻、小麥經濟效益有限,也吸引不了游客。”謝榕說,村里在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產業上下足了功夫。
山泉水種植瓜果最好。70畝的葡萄園、30畝的果蔬園種了起來;
山里氣候適合種藥材。10畝鐵皮石斛中藥材基地,200畝葛根、15畝芍藥花種植基地建了起來。
現在,南莊村有6個合作社,流轉了村里2/3的耕地,產業鏈條年收益超過500萬元。
“鄉村美了,才有流量,才能讓人們看到這個山里的小村莊,才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敝x榕說,2024年,村集體收入達35萬元,戶均增收超6000元。
多么讓人欣喜的數據!這一刻,“美學經濟”在這個山村得到了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