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蔡文龍 通訊員 陸楠 文/圖 近年來,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立足實際,創新建立“校消”“航消”“電消”“企消”“警消”“鄉消”六大合作體系,與高校、行業部門、企事業單位深度協作,初步形成社會消防治理新格局。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與湖南文理學院共建“高校科研+消防實戰”融合體系,圍繞消防宣傳創新、技術升級等領域展開合作。師生團隊結合地域文化創作消防科普作品,累計觸達受眾50余萬人次,其中“柳葉湖消防科普插畫集”獲評全市優秀科普作品。兩單位聯合研發的“無人機運水滅火吊桶”有效破解特殊場景滅火難題。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與桃花源機場簽訂航空應急救援協議,建立綠色通道保障跨區域救援,并定期開展聯合演練。2023年至2025年模擬“機場油庫起火”等場景演練5次,成立“航空應急救援黨員先鋒隊”,顯著提升協同作戰能力。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與國網常德供電公司共筑電氣火災防控閉環體系,聯合排查隱患510處,整治民生區域120余個;建立應急救援同步響應機制,平均處置時間縮短10分鐘。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深化政企協作,與中國電信合作推進智慧消防監管,與中國石化聯合開展主題黨日及應急演練6次,打造“石油化工消防先鋒崗”特色品牌。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構建“公安+高速交警+紅十字會”立體防護網,累計培訓民警4000余名,覆蓋率超95%,高速事故處置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28分鐘,成功處置重大事故16起。
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打通鄉村消防“最后一公里”,與全市164個鄉鎮(街道)簽訂委托執法協議,明確消防專干“隱患排查、指導自查、宣傳普及”職責;組建臨澧“小紅帽”、石門“小背簍”等15支宣傳隊,借力“三下鄉”活動開展宣傳180余場,覆蓋村民1.2萬余戶;推出的“常德絲弦唱消防”節目播放量超900萬次。

2023至2025年,通過“六大合作”模式,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成功讓本地火災起數連續兩年下降9%以上,救援響應效率提升20%,獲評全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先進支隊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