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孫瑋懌
金秋時節,活力涌動。2025中國生物制造科技創新論壇成功舉辦,常德收獲的不僅是行業前沿的技術洞察,更是一份清晰明確的產業發展宣言。作為湖南省合成生物制造產業核心區,常德正錨定“國家級產業集群”這一目標,加速構建“一中心三基地”發展格局,從政策支持、人才引進到金融支持,構建起全要素、全鏈條的產業發展生態,推動從技術突破向規模化落地加速推進,全力駛向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的新藍海。
技術創新的深度突破,是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引擎。依據湖南省出臺的《關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常德積極整合各方科研力量,與岳麓山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攜手,全力籌建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平臺。該平臺聚焦菌株高通量篩選、基因改造驗證等行業“卡脖子”難題,致力于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微生物改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德研發基地的設立,與規劃中的微生物菌種保藏庫形成協同效應,為菌種的迭代升級提供了堅實保障。而隨著中試平臺的建成落地,常德將打通從實驗室研發到產業化生產的“最后一公里”,讓基因編輯、合成生物技術迅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產業發展筑牢創新根基。
產業生態的系統構建,為常德的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方面,常德出臺全國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領域地方性法規,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常德著力打造“三維協同”的產業生態網絡:向上積極對接芙蓉實驗室、洞庭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獲取技術創新源頭活水;向下聯動上下游企業,不斷拓展應用市場;橫向通過人才飛地柔性引才、生物制造未來人才種子計劃等,引進、培育專業人才梯隊。政策支持有“穩定錨”、產業發展有“生態圈”,便是投資者最大信心保障、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生態吸引力的有力注腳。論壇現場,24個涵蓋科技創新、產業培育等領域的項目集中簽約,就是生動寫照。未來,常德將形成以酶制劑、生物基材料、未來食品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全力爭創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
綠色價值的落地踐行,是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的鮮明特色。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常德積極響應“構建良好產業生態”的理念,以綠色轉型為抓手,重塑產業價值。利用豐富的蘆葦、秸稈等農業資源,建設生物質轉化基地,推動傳統農業資源向醫美原料、生物基聚酰胺等高端產品轉型升級。這種發展模式是生物制造產業兼顧創新與安全原則的集中體現,進一步利用常德的自然稟賦,盤活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既推動農業廢棄物向高附加值產品的轉化,又促進了農業等傳統產業從傳統資源利用型向現代化“細胞工廠”的迭代躍升,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產業生態日趨成熟,常德將在酶制劑、未來食品、生物基材料等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的未來,藏在每一次菌種的成功迭代里,藏在每一個中試項目的突破中,更藏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實踐中。當思想的火花轉化為行動的綱領,在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浪潮中,這座城市正以開放的姿態、扎實的行動,書寫著屬于中國合成生物制造的未來篇章,貢獻一個值得期待的“常德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