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者 姜美蓉 文/圖
農歷八月,走進桃源縣架橋鎮棲鳳山腳下,一條長約千米的果園長廊里彌漫著甜蜜的果香。

國慶中秋長假將至,桃源縣古堰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八月瓜”種植基地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橢圓的果實掛滿藤蔓,每天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我還是第一次吃這種水果,據說現在是網紅產品,果然特別軟糯香甜。”從常德市城區前往果園附近民宿游玩的黃女士,無意間邂逅果園后,驚喜得很。“這種果子成熟后就是紫色,沒成熟前是綠色,不光味道好,還有藥用。”合作社負責人謝國政一邊指導游客如何挑選果子,一邊跟記者做起科普來。
“八月瓜”為何得名?百度百科顯示,“八月瓜”是三葉木通的果實,學名為預知子,又名八月炸、八月揸、野香蕉、狗腰子等。其在每年農歷八月前后成熟,成熟后果皮會自己揸開。

在桃源縣農村長大的徐女士,對這種水果倒不陌生,但第一次看到這么壯觀的“八月瓜”長廊,也很興奮。“以前吃過野生的,小時候漫山遍野去找來吃,沒想到現在能規模化種植了,味道一樣地好。”
謝國政介紹,“八月瓜”目前不愁銷路,經過幾年發展,目前主要是靠零客采摘和市場團購。最近正值成熟期,他每天一大清晨就要組織工人采摘、分揀和包裝,高峰期每天能發出幾百箱果子。
“五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如今變成了‘花果山’。”謝國政望著連綿的果園感慨道。2021年,他和合伙人返鄉創業,先后投入數百萬元,將幾百畝的荒山改造成了品種多樣的果園。其中“八月瓜”是一條縱穿果園的千米長廊,廊下可行車,遠遠看去,這條長廊順著山脈蜿蜒前行,成為田野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了解,合作社通過引進智能化管理系統和邀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實現了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是桃源縣當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業的一個縮影。“前不久果園的主打產品梨子剛下市,最近便是明星產品‘八月瓜’的成熟季。”謝國政介紹,果子的成熟期長達2個月,采摘期可以從9月初延續到10月底,但過了這一季,就要等明年了。

站在長廊下,看著滿園碩果,記者感受到棲鳳山腳下的這片果園正煥發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