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陳子堯 姚瑤 通訊員 王小云 文/圖 “為這個證跑了好幾年沒辦成,今天在慈利終于拿到了!不用再往石門來回跑,太省心了!”近日,家住石門縣與慈利縣交界處雄黃礦宿舍的居民王先生,捧著嶄新的不動產權證書激動地說。這張“紅本本”的到手,標志著常德市與張家界市首例跨區域不動產登記成功辦結。
王先生的房屋位于石門縣白云鎮雄黃礦宿舍家屬區,原房產證和土地證由石門縣房產管理局和石門縣國土管理局分別頒發,但土地與房屋實際處于慈利縣境內。因歷史原因,行政區劃與管理權限不一致,按照現行登記要求,居民在辦證過程中面臨“政策難銜接、數據難共享、業務難協調”的困境,產權問題長期未能解決,直接影響住戶的合法權益和日常生活。
面對因不動產產權歸屬與屬地管理分屬兩地所帶來的“登記難、流程繁、耗時長”問題,石門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主動作為、打破地域壁壘,積極探索跨區域不動產登記合作新路徑:迅速梳理并提供了該不動產的全部原始登記資料;主動聯系慈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共同厘清辦證流程;并派專人陪同權利人前往慈利,完成落宗、權屬審核、信息錄入及發證等手續。在兩地高效協作下,王先生僅用1個工作日,就順利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書。
此次跨區域聯合辦證的成功,為處理跨行政區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從“群眾來回跑”到“部門協同辦”,兩地積極探索新路徑,為解決類似跨區域不動產登記問題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