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涂林念 鄭海海 文/圖

赤水河發源于云南省鎮雄縣,于四川省合江縣匯入長江,流經云、貴、川3省4市16縣(市),是長江上游唯一沒有在干流修建水壩、水庫的一級支流,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
赤水河因其獨特的地理和水文特征,釀造出眾多美酒,僅遵義段流域兩岸就有茅臺、習酒、國臺、宋窖等眾多優質白酒企業,赤水河也被譽為“美酒河”,遵義境內的茅臺段更是“不出百米必有酒香”。
仁懷市茅臺鎮椿樹村位于赤水河茅臺段下游,占地9.8平方公里,是茅臺鎮醬香白酒核心產區,村里現有108家酒企。
“我們村的人,不是開辦酒廠,就是在酒廠里上班,大家對赤水河的情感很深厚,保護赤水河的意識很強。”椿樹村村委會副主任趙產波說。
千溪入河,百河匯江。
在椿樹村,有三條溪水流進赤水河。為了從源頭上保護赤水河,自2018年起,椿樹村的酒企共同出資聘請巡溪員巡查溪溝保護水源,今年38歲的熊小兵就是村里的首位巡河員。
保護從源頭開始
一大早,熊小兵就來到椿樹溝的源頭開始巡查。“椿樹溝的旁邊有兩根管道,一根是村民飲用自來水管道,一根是生活廢水排放管道。”熊小兵邊說邊認真查看管道。
近期溪溝里的水流不大。熊小兵跳進水溝,彎腰盯著水流看了一會兒對記者說:“你看水很清澈,說明沒有問題,如果水里有白色泡沫或者呈現白色,那就有可能是被污染了。”
“這種情況,應該怎樣來‘確診’?”記者問道。
熊小兵打開隨身攜帶的袋子,拿出兩盒試劑后說:“這是快速檢測包,把水滴進試管,靜置5分鐘再觀察顏色,就可以根據試劑的顏色判定水有沒有被污染,主要污染物可能是什么。”
熊小兵取水操作了一遍,根據試劑的顏色得出結論:水質很好,沒有被污染。
檢測完水質的試劑,被熊小兵小心翼翼地裝進另一個袋子里,這些試劑將被回收集中處理。
“如果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污染的情況,我們要查找到污染源并向當地政府報告,以確保及時得到處理。”熊小兵說。

只留醬酒香
椿樹溝往下流淌,要途經十多家酒企。熊小兵的日常巡查內容之一,就是挨家查看酒企有沒有污水漏流的情況。
在聘請巡河員之前,椿樹村的每家酒企都會安排專人查看水源和排水情況。
前些年,仁懷市引進貴州仁懷碧水源水務發展有限公司落地椿樹村,與仁懷市水務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修建了蘭家灣白酒廢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中小型酒廠生產中產生的廢水。
花燒酒業在椿樹村屬于小型酒廠,2012年辦廠之初,負責人羅永洪就決心“花心思、釀好酒”,打造一個小而精的白酒企業。
“以我們廠為例,28個窖池一年產白酒大約240噸,產生的發酵污水大約50噸。而更多的廢水產生于清洗工具、設備以及洗地,一年大約產生廢水1000噸。”羅永洪說。
2012年,椿樹村開始實施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
“對于我們來說,集中處理污水降低了生產成本,更省心也更放心。”羅永洪說。
花燒酒業和相鄰的5家中小酒企共用一根排水管道,廢水順著管道流向400米外的蘭家灣白酒廢水處理廠。經過處理的廢水,最后變成了干凈清澈無味的清水。
該廠廠長張宗洪說:“從污水變成清水,要經過1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清除污染物的任務。達到排放標準的水可以用于園林綠化、景觀水補充、沖洗廁所等。”
清水入長江
順著椿樹溝往下走,干凈清澈的溪水匯入赤水河。河道保潔員鄔家明正在清理漲水時沖來的垃圾,兼任赤水河椿樹段河長的椿樹村黨支部書記程緒海也在附近巡河。
2017年,遵義市分級分段全面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建立河長制,提升流域統籌協調能力和效率,推動生態環境得到更好保護。僅赤水河遵義段就有1284名河長。
作為河長,程緒海每月至少要巡河4次,汛期更頻繁一些。在村里,除了兼任河長的村支書,還有村委會副主任、村民組長、巡河員都要共同來保護赤水河。
“我們的任務主要是負責河道、溪溝的清潔,監督企業污水排放和處理。”程緒海說。
此外,村里還聘請了4位保潔員清運垃圾,全方位保持整體環境清潔。在赤水河和三條溪溝100米以內所有的地方,都實行牲畜退養、縮養,30米以內禁止養殖。
椿樹村原來有酒企203家,2021年以來,按照仁懷市對白酒小作坊“兼并重組一批、關閉停產一批、提升改造一批”(三個一批)的整治方案要求,椿樹村的白酒企業優化到108家,讓白酒企業更規范化、規模化和標準化,大大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效率。
椿樹村是茅臺鎮乃至遵義市在發展白酒產業中保護赤水河的一個縮影。
在白酒產業得到大力發展的同時,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從2017年開始,一些消失多年的魚類如鰻鱺、異鰾鰍鮀和紅唇薄鰍等,開始重現赤水河,目前共有160多種魚類在赤水河里休養生息。
每年驚蟄過后,上千只白鷺就會遷徙到赤水河畔,筑巢安家,與人為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岸上醬酒飄香,岸邊白鷺“落戶”,河里魚翔淺底……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美的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