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志英 通訊員 張瑾 近日,在石門縣中醫醫院肺病科,一名女性患者邱女士經過兩個月的中醫藥治療,其右肺8mm磨玻璃結節已基本吸收,僅殘留微小纖維灶,身體狀態顯著改善。
半年來,邱女士持續出現胸悶、晨起咳嗽和咳黏白痰等癥狀,體檢發現肺結節后心理負擔沉重。該院肺病科醫生接診后,經系統檢查排除了感染與結核可能性,并結合其舌苔白膩、脈滑等體征,從中醫角度辨證為“痰濕蘊肺證”,認為她的病關鍵在于脾虛生濕、痰濁凝肺。
治療團隊從健脾化痰、軟堅散結著手,采用二陳湯合消瘰丸加減方,并配合嚴格飲食管理加上“八段錦”中的特定動作鍛煉,進行綜合干預。服藥兩周后,邱女士咳嗽、咳痰、胸悶等癥狀即明顯減輕;治療一個月后復查CT,肺結節已縮小至7mm,痰濕征象顯著改善。后續治療中加強健脾益氣之法,逐步調整方藥,最終在兩個月后實現結節基本吸收。
據介紹,該案例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的理念,通過整體調理改變體內痰濕環境,從而促進肺部結節的消散。患者不僅身體不適癥狀消失,睡眠和精神狀態也得到全面改善。目前,該院肺病科已將這一中西醫結合診療思路運用于類似病變的臨床干預中,為肺結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