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黃云霞 通訊員 歐陽辰宜 文/圖 8月19日上午,“桃花源里·唱響常德”原創歌曲征集活動“青春創響”大學生音樂人共創沙龍在常德市僑胞之家舉行。20多名常德籍返鄉音樂專業大學生與本地高校音樂相關專業學子齊聚一堂,以樂為媒,共話常德音樂的創新與傳承,為湘佳杯“桃花源里·唱響常德”原創歌曲征集活動注入青春動能。

此次活動由常德市文聯主辦,常德市融媒體中心(籌)承辦,常德市音樂家協會、常德市曲藝家協會、常德市戲劇家協會、湖南文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協辦。沙龍以“聯結鄉音鄉情,共創未來旋律”為主題,精準聚焦大學生音樂創作群體,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互動游戲、專業分享等多元形式,讓青年音樂人深度觸摸常德文化?;顒又?,船工號子的鏗鏘、絲弦小調的婉轉、方言吆喝的鮮活等地方特色聲音片段,引發學子們對家鄉文化的熱烈討論。

活動中,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常德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羅繼南結合自身創作經歷,重點闡述了“共情”在音樂創作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到,創作不是簡單的元素堆砌,而是要從常德的山水人文中捕捉能引發集體共鳴的情感錨點。湖南文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何瀟鴻強調“與時代共鳴、立足本土”的創作理念,優秀的家鄉題材音樂作品,要扎根常德的文化土壤。石門縣文化館音樂專干劉雅筠結合自身作品,詳解如何將桃花源、常德詩墻等本土元素轉化為潮流音樂語言。
自由分享環節,大學生們踴躍提問,圍繞“在AI技術廣泛應用于音樂創作與制作的時代背景下,創作者怎樣避免因過度依賴技術而使音樂失去人文溫度與個性表達”“未接受過系統的創作訓練,應如何學習作詞與作曲,提升音樂創作能力”等問題與專家深入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常德市文聯負責人希望大學生音樂人積極參與原創歌曲征集活動,以年輕人的視角和情感表達創作出更多音樂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