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戰新罪證史料公布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今天,黑龍江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公布一批侵華日軍細菌戰新罪證史料,涉及到日本侵華期間多個參與人體實驗與細菌戰機構的《身上申告書》《留守名簿》和相冊、明信片、影像等。
本次公布的新罪證史料總計3010頁,影像194分鐘,照片312張,明信片12張,信件8張,多為首次公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進一步固化了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證鏈。
此次公布的罪證史料按照來源,主要有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在日本官方搜集到的罪證史料。包括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身上申告書》、侵華日軍第一六四四部隊《留守名簿》、侵華日軍第八六〇四部隊《留守名簿》,以及日軍哈爾濱第一陸軍醫院《身上申告書》。
七三一部隊《身上申告書》是記錄七三一部隊隊員以個人身份返回日本后所需填寫個人信息登記表,屬于核心檔案。由“個人”“軍歷”和“復員”三部分構成,共記錄759人信息,其中哈爾濱本部52人,林口支部138人,牡丹江支部160人,孫吳支部130人,海拉爾支部156人,大連支部109人,以及日軍牡丹江陸軍病院等關聯機構有14人。該檔案重點記錄了日本戰敗后七三一部隊相關隊員在中國與蘇聯的流轉軌跡。從日文檔案視角呈現了蘇聯對七三一部隊隊員的調查、懲處與審判過程,通過整理與研究,將有效提升七三一問題研究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留守名簿》是日本陸軍的人事關系資料,屬于部隊人事檔案范疇。是研究日本細菌戰部隊的核心資料,涵蓋成員姓名、出生時間、原籍、編入時間、此前所屬部隊等內容。目前,二戰期間日本在海外設立的以上6支細菌戰部隊的《留守名簿》,已全部被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收藏,成為揭露日本侵華細菌戰罪行,還原歷史真相最有力的證據。
第二部分是赴日本“跨國取證”采訪的七三一部隊隊員長沼久夫、須永鬼久太的口述證言。其中須永鬼久太在其證言中講述了“七三一部隊的設施與環境”、“少年隊的生活與管理”、“部隊的工作與核心任務”、“部隊人員與附屬設施”及“戰后情況與相關戰后組織”等內容,確認被實驗者(“馬路大”)是被憲兵隊抓捕的間諜,用于研究實驗。長沼久夫在其證言中從個人視角還原了七三一部隊的日常運作、人員構成、罪證銷毀及相關歷史細節。比如他曾經在七三一部隊敗退階段,參與搬運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的標本至總部,他曾經見過被稱為“馬路大”的關押者被欄桿包圍,腳戴帶圓球的鐐銬,被帶去參觀解剖室,看到被切割的頭蓋骨等內容,進一步從口述視角揭示了七三一部隊人體實驗罪行。
第三部分是在日本民間征集到的罪證史料。這部分史料類型多樣,涵蓋了日本陸軍軍醫學校、侵華日軍第十四防疫給水部等機構。本次公布的《日本陸軍軍醫學校第23期學生學習紀念相冊》(1943年)中有照片281張,記載了329名醫學生信息,在相冊中可以看到有“X光”演習、“防疫給水教育運用演習”、病理解剖及防疫實習相關照片,同時還有大量軍事訓練的照片。研究人員介紹,這份相冊再一次證明當時的日本軍事與醫學深度勾連,醫學生被動員參加侵略戰爭,體現了日本軍事醫學的異化過程。
本次公布的新罪證史料呈現具有直接證據、罪證補充及內容完整的特點。直接揭示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的客觀存在、整體形制、部隊規模、人員構成等歷史細節問題。呈現日本侵華細菌戰部隊犯罪體系,進一步證明了日本侵華細菌戰部隊在其建立和擴張過程中得到了日本政府、日本大本營、日本關東軍、日本醫學界的勾結與多方配合,充分證明了日本細菌戰是自上而下有預謀、有組織的國家犯罪。從口述影像、文字檔案、歷史照片、罪證實物四方面進一步印證并固化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反人類暴行。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