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徐珊珊 見習記者 陳意皓 通訊員 李偉萍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但許多日常習慣正在悄悄傷害它,甚至可能引發不可逆的肝硬化。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提醒,熬夜、酗酒、高脂飲食和濫用藥物等行為,長期累積可能導致肝細胞損傷,最終發展為肝硬化。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終末階段,早期癥狀隱匿,可能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易被忽視。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甚至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我國肝硬化患者中,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是主要病因,但不良生活習慣同樣危害巨大。
專家強調,預防是關鍵,接種乙肝疫苗、戒酒、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可有效降低風險。慢性肝病患者應定期檢查,早發現肝纖維化跡象。若確診肝硬化,需針對病因治療,如抗病毒或戒酒,并配合并發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