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李白徐珊珊 通訊員 陜琴琴 文/圖
“有人倒了!”
8月7日20時44分,一陣驚呼刺破了石門縣百家超市的平靜。57歲的孫伯一個人到超市閑逛時,毫無征兆地身體一軟,一頭栽倒,貨架上的礦泉水滾落一地。
正在購物的石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金港龍,立即撥開人群,第一個沖到孫伯身邊。
他沒有絲毫猶豫,趴在地上迅速判斷,發現這名大伯呼之不應、摸頸動脈無波動,自主呼吸消失,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立刻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幾乎同時,正在超市購物的石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尹祥也循聲奔來,兩位“白大褂”在貨架間撐起了一個臨時搶救室。簡單交流后,尹祥了解到金港龍已經進行了3個心肺復蘇循環,患者心跳偶有恢復隨即又驟停,兩人聯手搶救,并撥打“120”,呼喚圍觀群眾聯系家屬,安排超市工作人員前往出口為急救設備指路。
幸運的是,百家超市離醫院不遠,石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師于成元、護士胡康偉攜帶設備趕來現場。
尹祥迅速指揮搶救:“立即氣管插管,心肺復蘇不能停,必要時除顫,靜脈通道建立起來。”四人組成臨時搶救團隊,電除顫、氣管插管、心肺復蘇、靜脈通道一氣呵成完成,有條不紊地持續搶救。
20時59分,在持續15分鐘、近千次胸外按壓后,孫伯的胸膛終于開始自主起伏,渙散的眼神逐漸凝聚。
“哎!活過來了!活過來了!”隨著患者手足開始活動,眼睛也睜開,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現場圍觀群眾先是屏住呼吸,又自發鼓起了掌。
隨著搶救一步步進行,現場判斷患者恢復了意識,自主呼吸和心跳也恢復,尹祥帶領急救團隊迅速將患者轉運至醫院進一步救治。
在院內,醫院副院長黃凱組織團隊對患者進行高級生命支持,經過重癥醫學科整晚守護,8月8日早上,孫伯意識完全清醒,各項生命體征基本恢復正常。
他對前一晚的記憶并不多,只知道自己突然透不過氣,站不穩,等自己醒來已經到了醫院。聽到家屬和醫護人員介紹自己驚心動魄的情形,他一遍一遍地對醫務人員表達著感謝:“要不是你們,我就不在了!”
心跳呼吸驟停,患者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患者存活率顯著降低。孫伯的成功搶救,得益于醫護人員“救在身邊”的理念踐行,也得益于規范、及時的院前急救。
近年來,石門縣醫院持續不斷進行第一目擊者培訓,全院上下人人掌握心肺復蘇標準流程,并持續將急救技能培訓深入到農村、學校、企業、機關、社區,讓大家發現有人倒地后愿救、敢救、會救,為危重患者提供最關鍵的急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