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志英 通訊員 游雅珊 近日,石門縣人民醫院疼痛麻醉門診成功幫助一位飽受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折磨的78歲老人擺脫劇痛,重獲生活希望。
接診時,老人愁眉不展,精神萎靡,其家屬亦因束手無策而憂心忡忡。經過2次精準治療后,老人疼痛顯著減輕,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后續接受系統治療,目前疼痛已基本緩解,恢復正常生活與睡眠。
帶狀皰疹,俗稱“蛇斑瘡”或“纏腰龍”,其疼痛被患者形容為針刺、火燒、閃電或刀割樣,劇烈難忍。其根源可追溯至兒童時期感染的水痘病毒。水痘痊愈后,病毒未完全清除,潛伏于神經根內。當人體因勞累、熬夜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時,病毒便伺機“復活”,沿神經分布引發帶狀皰疹。
急性期通常需積極抗病毒治療。然而,部分體質較弱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即使皰疹消退,疼痛仍可能遷延反復。若未及時干預,疼痛超過一個月則易發展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療難度劇增,疼痛可持續數年,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該院疼痛麻醉門診采用超聲可視化技術,清晰定位病毒潛伏的受損神經,將消炎鎮痛及神經營養藥物精準注射至神經周圍。此舉有效阻斷了疼痛信號傳導,減輕神經炎癥,為受損神經的修復創造有利環境。
醫生提醒,一旦確診帶狀皰疹,除常規抗病毒治療外,務必盡早前往疼痛麻醉門診評估并干預神經痛。及時有效的神經保護性治療是預防后遺神經痛發生、避免長期痛苦的關鍵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