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曾玉英 文/圖 日前,常德市鼎城區黃土店鎮錢家坪村水稻種植大戶蔣女士向水稻專家賈先勇求助,反映她種植的上百畝一季晚稻出現黃葉矮縮現象。
賈先勇主要從事水稻育種和技術推廣工作,在水稻育種和栽培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接到農戶反映后,他和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博士楊晶趕赴錢家坪村,對水稻生長狀況展開調查。經現場勘查發現,該種植大戶的優質水稻苗存在葉片發黃和死苗問題。經與農戶深入溝通,專家了解到該田塊已插秧約30天,半個月前用無人機打了除草劑。綜合秧苗生長表現,專家認為水稻葉片發黃及死苗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除草劑噴施濃度過大和重噴,加上滅螺劑劑量過重,造成“藥害”。
專家介紹,除草劑主要影響水稻植株的生理活動和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導致地上部缺乏營養元素,體內酶活力下降,影響了水稻植株體內葉綠素、生長素等物質的合成,從而表現出黃葉矮縮。結合田間稻瘟病初起的情況,專家建議農戶盡快噴施氨基酸水溶肥、稻瘟靈、三環唑等葉面肥和防病藥,同時采用淺水勤灌的水分管理,創造足氧環境,促進根系發育,及時降解和代謝進入水稻的藥物。專家們還順道查看了草坪鎮陡山村今年返鄉創業的水稻種植戶伍斌的早稻生長情況。在賈先勇的指導下,伍斌今年種植的400多畝早稻平均產量有望突破500公斤/畝。
專家特別提醒:水稻化學除草安全第一,一定要根據田間雜草類型合理搭配選擇除草劑,按照使用技術要求操作,避免發生“藥害”,造成生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