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蔡文龍 通訊員 劉娜 周詩燕 文/圖 6月30日,西湖管理區在“安全生產月”期間實施的民生保障項目圓滿收官。該區108戶獨居老人、殘疾人、五保戶等弱勢群體家中全部裝上了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這些被稱為“特殊哨兵”的智能設備將全天候值守,為特殊群體筑起一道“防火墻”。
該項目的實施源于西湖管理區消防救援大隊的一份專題調研報告。大隊在深入調研中發現,獨居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普遍存在消防安全意識薄弱、逃生能力不足等問題,住宅火災風險較高。這一情況立即引起區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區領導迅速組織區消防、財政、民政、鄉鎮等多部門召開專題研討會,共同制定了專項方案,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區財政劃撥專項資金,民政部門聯合鄉鎮工作人員逐戶走訪摸排,建立精準到戶的管理臺賬。
6月以來,由消防員、鄉鎮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聯合工作組,上門為弱勢群體提供“三合一”服務——安裝調試設備、排查整改隱患、開展消防宣傳。
“裝在這里能最快感應煙霧,平時要注意保持周圍清潔?!痹谖髦捺l幸福村獨居老人王在君家中,消防監督員根據房屋結構,將設備安裝在最佳位置,并現場指導老人使用。每安裝一處,工作人員都反復進行煙霧測試,確保報警器靈敏有效。
針對不同群體的特殊需求,工作人員提供個性化服務。在走訪患有間歇性精神障礙人員、殘障人士時,消防監督員特別囑咐村里工作人員加強日常監護。發現他們家中通道被雜物堵塞后,消防監督員當即主動協助清理,并耐心講解《家庭防火手冊》要點。
目前,西湖管理區已組建專項驗收組,將對設備運行情況開展常態化回訪維護,讓安全守護更加智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