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今年4月,鼎城居民羅女士接到自稱“上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的電話,對方謊稱羅女士涉嫌重大刑事案件,要求其立即配合調查。在獲取羅女士信任后,詐騙分子以照顧羅女士“年齡大、出行不便”為由,誘導其通過手機進行操作,并反復強調要“絕對保密”。隨后幾天,對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聯系羅女士,多次謊稱羅女士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被用于犯罪,一步步加深她的恐慌心理。
最終,羅女士在對方的誘導下,從銀行取出48萬元現金,并告知對方家庭住址,待對方來到家附近后,毫無保留地將48萬元現金全部交給對方。幾天后,當騙子再次聯系羅女士要求轉賬時,被回家的子女及時發現并報警求助。
詐騙套路揭秘:
該騙局結合了冒充公檢法、心理操控、現金交易等手法,專門針對老年人防范意識較弱的特點。
冒充公檢法,制造恐慌心理:詐騙分子偽裝成“上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謊稱羅女士“涉嫌重大刑事案件”,使其陷入恐慌。這種手法通過虛構嚴重罪名,讓受害者急于自證清白,從而降低警惕性。
假意“關懷”,博取信任:騙子以羅女士“年齡大、出行不便”為由,聲稱可以“遠程協助”調查,實則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心理,誘導其通過手機操作,避免線下銀行工作人員或家屬察覺異常。
強調“保密要求”,切斷外界聯系:反復強調“案件保密”,要求羅女士不得向親友透露,目的是防止家人或警方介入提醒,使受害者孤立無援,完全受騙子操控。
不斷變換號碼,加強心理操控:詐騙分子多次更換電話號碼聯系羅女士,持續編造“身份證、銀行卡涉案”等謊言,逐步加深受害者的恐懼感,使其喪失理性判斷能力。
誘導現金交易,規避資金監管:要求羅女士當面交付,既規避了銀行轉賬可能觸發的反詐預警,又利用老年人對“現金交易更安全”的誤解,使資金更難追查。
警方提示:
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更不會要求轉賬匯款;凡提及“安全賬戶”“資金審查”,要求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遇到可疑情況,請立即掛斷電話并撥打110或96110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