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王浪 通訊員 石歡 6月24日,常德愛爾眼科醫院發布健康提醒指出,日常生活中頻繁流淚、易受情緒波動影響而落淚的現象,可能并非單純“淚點低”,而是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表現。該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但年輕患者比例近年有所上升,需引起公眾重視。
慢性淚囊炎主要由鼻淚管堵塞或狹窄導致,患者典型癥狀包括持續性溢淚、內眼角膿性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結膜充血、皮膚濕疹,嚴重者淚囊區會出現囊狀隆起。眼科專家解釋:“當淚液無法正常通過鼻淚管排入鼻腔時,淚囊就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進而引發反復感染。”
臨床治療中,輕度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滴眼液配合淚道沖洗,但約60%患者會因淚道結構異常而反復發作。對于頑固性病例,淚道置管術、激光成形術或淚囊鼻腔吻合術成為根治方案,其中微創手術技術成熟,術后恢復快,能有效解決溢淚難題。
預防方面,醫生建議,保持眼鼻清潔,避免用手揉眼;沙眼、結膜炎患者應及時治療;飲食需忌辛辣刺激。特別提醒,若出現長期溢淚、按壓眼角流膿、分泌物異常增多等情況,應盡早就醫。
數據顯示,我國淚道病患者超2000萬人,但主動就診率不足三成。常德愛爾眼科醫院呼吁:“慢性淚囊炎可能引發角膜炎甚至眼內感染,早診斷、早治療可避免視力受損。”